狂犬病不能治愈吗 狂犬病会有什么表现
2018-09-25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唐夏槐
一、狂犬病如何对症治疗呢
1.神经系统:有恐水现象者应禁食禁饮,尽量减少各种刺激。痉挛发作可予苯妥英、地西泮等。脑水肿可予甘露醇及速尿等脱水剂,无效时可予侧脑室引流。
2.垂体功能障碍:抗利尿激素过多者应限制水分摄入,尿崩症者予静脉补液,用垂体后叶升压素(Pitressin)。
3.呼吸系统:吸气困难者予气管切开,发绀、缺氧、肺萎陷不张者给氧、人工呼吸,并发肺炎者予物理疗法及抗菌药物。气胸者,施行肺复张术。注意防止误吸性肺炎。
4.心血管系统:心律紊乱多数为室上性,与低氧血症有关者应给氧,与病毒性心肌炎有关者按心肌炎处理。低血压者予血管收缩剂及扩容补液。心力衰竭者限制水分,应用狄高辛等强心剂。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者,可交换静脉插管;如有上腔静脉阻塞现象,应拨除静脉插管。心动骤停者施行复苏术。
5.其他:贫血者输血,胃肠出血者输血、补液。高热者用冷褥,体温过低者予热毯,血容量过低或过高者,应及时予以调整。
二、狂犬病的早期症状都是什么
全身症状有低烧、乏力、头痛、咽痛、身体不适等。精神改变突出,病儿爱哭闹、爱发脾气、易发怒,大孩子表现焦虑、抑郁,个别孩子认为自己快要不行了(即濒死感)。下面三种情况最值得注意:
1、已愈合的咬伤外重新出现疼痛及感觉异常,如感觉过敏、发凉感、烧灼感、麻木或发痒等,但年龄5岁以下小儿很难叙述这些感觉,只是有时要求父母抚摸或者搔抓原来的伤口外。
2、对强光、大声比较敏感,可出现流泪、出汗、流涎及全身性肌肉张力增高;家长常叙说病儿有易惊、遇有动静即醒的现象。
3、吞咽食物有时有咽喉部紧迫感,一些病儿因此出现厌食,但尚能咽下食物。
尽管有上述症状,但无特殊之处,往往使家长甚至医生们忽略,以至于许多病儿出现下述症状时引起注意:①间断发作狂躁和哭闹;②病儿频频地唾液唾;③面色潮红,发热不退。
实际上,上述三种临床表现已属于狂犬病兴奋期的表现,而非早期症状了。若出现痛苦而剧烈的咽喉痉挛、恐水(病儿不饮水,怕引起咽喉痉挛)、抽风、呼吸困难、精神失常、眼球震颤等,则说明病情已以相当严重了。另有极少见的"麻痹型",病儿没有咽喉痉挛发作或恐水症,而是先有四肢麻木,而后逐渐发生钱币麻痹,最后死亡。
三、狂犬病的认识误区介绍
1、只有被动物咬伤才会有可能得狂犬病。
狂犬病的感染是多途径的。狂犬病病毒确实是通过咬伤传播的几率更大,但是也可由带病毒的动物的唾液经各种破损的伤口侵入;少数人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也可能被感染;在野外,如果意外进入蝙蝠群居洞穴中,悬浮的含病毒气溶胶可经呼吸道传播给人;还有报道角膜移植也可传播狂犬病。
2、被动物咬后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就可以了吗?
被动物咬后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只是预防狂犬病的一个主要环节。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尽快用清水、肥皂水反复冲洗,力求去除带病毒动物的唾液,挤出污血。对较深的伤口,要用注射器深入反复冲洗。伤口咬伤严重或咬伤头面等部位的还要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3、为了防止感染,伤口要包好。
动物致伤的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搽软膏,以利伤口排毒,如伤口大而且深,伤及大血管或者伤及头面部确实需要缝合包扎时,应在充分冲洗、消毒的前提下,先在伤口深部用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处理后稀疏缝合,疏松包扎,并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处理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
4、被动物撕咬坏的衣物怎么处理
被撕破的衣服或污染的物件应及时煮沸消毒、日光照射或用消毒剂清洗。在处理这些衣物和物品时注意不要和其他需要消毒的物品一起处理,以防处理不当导致其他物品的污染。
四、狂犬病为什么不能治愈
犬只感染狂犬病毒后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快速死亡,二是慢性死亡,三是不会死亡。对人而言,慢性死亡和不会死亡的带毒犬只威胁最大。而且,犬只在感染上狂犬病毒后再接种狂犬疫苗,疫苗会失去作用。
人对狂犬病毒没有任何耐受性,病毒一旦在人体内发作便无药可治。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系统有强大的亲和力。至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治疗发作期狂犬病的有效方法,原因很简单,发作期间,病毒已经侵入大脑,破坏中枢神经,由于中枢神经的特殊性,几乎是死一个神经细胞少一个,而中枢神经重要功能区一旦被破坏,人立即死亡。即使免疫产生在中枢神经,那么这个免疫作用对人也是致命的。
此外,由于这个疾病的发病期后病程特别短,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仅仅6天左右,最长不过10天左右,而病毒进入大脑完全完全破坏神经仅仅需要24小时,没有任何药剂可以在几天内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式下消灭病毒并修补神经,这才是为什么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