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胰腺癌临死一周的症状 什么是胰腺癌临死一周的症状

2018-09-15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汤以寒

一、胰腺癌临死一周的症状

  1、消瘦:体重下降明显的常见胰腺癌晚期症状,其特征是发展迅速。

  2、黄疸:是胰腺癌的晚期症状里重要的一点,而阻塞性黄疸是胰头癌的最突出表现,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

  3、腹痛: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晚期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腹痛部位定位不清,范围较广。研究显示腹痛可能是胰腺癌患者预后死亡危险因素。腹痛是胰腺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有研究发现75%的患者诊断时伴有腹痛,晚期患者腹痛比例超过90%。

  4、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焦虑、抑郁、失眠、性格改变等多种胰腺癌晚期症状。

  5、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或消化道出血等症常有发生,但不具有特异性的胰腺癌晚期症状。

  对于新发胰腺癌患者应建立完整的病案和相关资料档案,治疗后定期随访和进行相应检查。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2年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腹部CT/B超、胸片,直至5年,以后每年复查1次,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腹部CT/B超、胸片。介入治疗后3至6周进行随访,疗效判定采用国际通用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治疗间隔通常为1月~1.5月,或根据患者再发疼痛时间决定重复TAIT的时间。

二、胰腺癌的发病症状

  引起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其实并不复杂,最常见的主要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滥用药物、及其他慢性疾病等。

  (1)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胰腺癌

  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癌与吸烟之间有密切联系

  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癌与吸烟之间有密切联系。吸烟引起胰腺癌的可能机制:

  ①吸烟促使致癌物质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分泌到胆管,随后反流入胰管;

  ②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对器官的特异性作用可随血流入胰腺;

  ③吸烟增加血脂水平,促发胰腺癌。

  吸烟者可能因细胞甲基化水平低而易致癌。Stolzenberg等的实验证实,保持足够的叶酸和吡哆醛浓度,可减少与吸烟相关的胰腺癌的危险性。

  不同种族饮酒后其胰腺癌发病率亦有不同

  不同种族饮酒后其胰腺癌发病率亦有不同。据Silverman等观察饮酒与美国黑人和白人胰腺癌发病率关系的研究显示,与白人相比,黑人男性嗜酒者及女性中度饮酒者均有较高发生率。

  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危险增加4倍

  调查发现,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危险增加4倍。研究证明,咖啡可以抑制DNA修复并在DNA复制完成前诱导有丝分裂过程,是其致癌的主要原因。

  (2)慢性胰腺疾病导致胰腺癌

  大多支持慢性胰腺炎可以发展为胰腺癌

  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大多支持慢性胰腺炎可以发展为胰腺癌。Friess的研究显示,在5600个基因中,34个基因在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表达减少,157个基因在慢性胰腺炎中表达增强,而其中的152个基因在

  糖尿病可导致胰腺癌

  实验研究表明,胰岛素在体外或体内能促使胰腺癌细胞生长;高浓度胰岛素能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活化,产生包括细胞周期进程改变的生长促进效应。

  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胰腺癌

  研究显示,胰腺癌患者中有Hp血清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Hp感染与胰腺癌有相关性。

  (3)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的滥用导致胰腺癌

  服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胰腺癌发病风险可能增大

  有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胰腺癌的发病率降低,但也有研究显示,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并不会降低胰腺癌的发生率,且胰腺癌发病风险可能增大,对这一现象的可能机制是:①阿司匹林对不同组织的脂肪氧合酶的影响不同,可能降低一些癌症的风险,又增加另一些癌症的风险。

  ②阿司匹林可能与胰腺炎风险增加有关,而胰腺炎又与高胰腺癌风险有关。

  事实上,应用包括非特异性COX抑制剂和特异性COX-2抑制剂预防和治疗诸多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均取得较好的临床和实验结果。但NSAID对胰腺癌的确切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4)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以及DNA修复基因异常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如90%的胰腺癌可有K-ras基因第12号密码子的点突变。

三、胰腺癌的分类

  胰腺癌是近年来不断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胰腺的任何部位均有发生的可能,但以胰头最多见,胰体、胰尾较少见。目前临床上将胰腺癌病理分为导管腺癌、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腺泡细胞癌、小腺体癌等,其中85%~90%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

  1.导管腺癌:导管腺癌是胰腺癌的主要类型,占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伴丰富的纤维间质。有少量黏液分布于腺腔样部位,肿瘤间质含大量Ⅳ型胶原。可分为高分化与低中分化导管腺癌,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黏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此癌性腺管有时与慢性胰腺炎时残留和增生的导管很难鉴别;中分化导管腺癌由不同分化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组成,有的与高分化腺癌相似,有的可出现实性癌巢。低分化者则仅见少许不规则腺腔样结构,大部分为实性癌巢,,可从未分化小细胞到瘤巨细胞,甚至多核瘤巨细胞,有时可见到梭形细胞;在有腺腔样分化的少区域,可有少量粘液,肿瘤的间质含有丰富的Ⅰ和Ⅳ型胶原。

  2、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①多形性癌:亦称巨细胞癌,可能为导管癌的一种亚型。由奇形怪状的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甚至梭形细胞构成,有时可类似于破骨细胞的巨细胞或绒癌样细胞。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或呈肉瘤样排列。②腺鳞癌:偶见于胰腺,可能为胰管上皮鳞化恶变的结果。肿瘤由腺癌和鳞癌成分。纯粹的鳞癌在胰腺相当罕见。③粘液癌:切面可呈胶冻状,极相似于结肠的胶样癌。光镜下,肿瘤含有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池。细胞可悬浮其中或散在于粘液池的边缘。④粘液表皮样癌和印戒细胞癌:在胰腺中偶可见到。⑤纤毛细胞癌:形态与一般导管癌相同,其特点是有些细胞有纤毛。

  3、腺泡细胞癌: 仅占1%,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圆形或矮柱形。核圆位于基底部。瘤细胞排成腺泡状或条索状,胞浆强嗜酸性颗粒状。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瘤细胞的腺泡细胞特征,如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酶原颗粒。腺泡细胞癌主要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肝、肺或脾。

  4、小腺体癌:为少见类型的胰腺癌。胰头部较为多见。镜下,肿瘤由很多小腺体结构及实性癌巢组成,其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细胞可为立方或柱状,核较为一致,常见小灶性坏死,在小腺体的腔缘可见少量粘液。近来研究表明,此型胰腺癌可能为腺泡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复合性肿瘤。

  5、大嗜酸性颗粒细胞性癌:此型肿瘤罕见,其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性胞浆,核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小巢状。其间有纤维间隔分隔。电镜瘤细胞胞浆内充满肥大的线粒体。

  6、小细胞癌:胰腺的小细胞癌形态上与肺小细胞癌相似,约占胰腺癌的1%~3%。由一致的小圆细胞或燕麦样细胞构成,胞浆很少,核分裂很多,常有出血坏死,NS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此型预后很差。多在2月内死亡。其起源尚不清楚。

四、胰腺癌该怎么办

  治疗原则: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是任何分期胰腺癌治疗的基础,但对每一个病例需采取个体化处理的原则,根据不同患者身体状况、肿瘤部位、侵及范围、黄疸以及肝肾功能水平,有计划、合理的应用现有的诊疗手段,以其最大幅度的根治、控制肿瘤,减少并发症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一)外科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最好效果的治疗方法,然而,超过80%的胰腺癌患者因病期较晚而失去手术机会,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完成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及全身情况评估,以腹部外科为主,包括影像诊断科、化疗科、放疗科等包括多学科的治疗小组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和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手术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无瘤原则:包括肿瘤不接触原则、肿瘤整块切除原则及肿瘤供应血管的阻断等。(2)足够的切除范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范围包括远端胃的1/2-1/3、胆总管下段和/或胆囊、胰头切缘在肠系膜上静脉左侧/距肿瘤3cm、十二指肠全部、近段15cm的空肠;充分切除胰腺前方的筋膜和胰腺后方的软组织。钩突部与局部淋巴液回流区域的组织、区域内的神经丛。大血管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等。

  (2)安全的切缘: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需注意6个切缘,包括胰腺(胰颈)、胆总管(肝总管)、胃、十二指肠、腹膜后(是指肠系膜上动静脉的骨骼化清扫)、其他的软组织切缘(如胰后)等,其中胰腺的切缘要大于3cm,为保证足够的切缘可于手术中对切缘行冰冻病理检查。

  淋巴结清扫:理想的组织学检查应包括至少10枚淋巴结。如少于10枚,尽管病理检查均为阴性,N分级应定为pN1而非pN0。胰腺周围区域包括腹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1) 术前减黄

  (1)术前减黄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瘙痒、胆管炎等症状,同时改善肝脏功能,降低手术死亡率。

  (2)对症状严重,伴有发热,败血症,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可行术前减黄处理。

  (3) 减黄可通过引流和/或安放支架,无条件的医院可行胆囊造瘘。

  (4) 一般于减黄术2周以后,胆红素下降初始数值一半以上,肝功能恢复,体温血象正常时再次手术切除肿瘤。

  2)根治性手术切除指证

  (1) 年龄<75岁,全身状况良好。

  (2) 临床分期为Ⅱ期以下的胰腺癌。

  (3) 无肝脏转移,无腹水。

  (4) 术中探查癌肿局限于胰腺内,未侵犯肠系膜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等重要血管。

  (5) 无远处播散和转移。

  3.)手术方式:

  (1)肿瘤位于胰头、胰颈部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可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

  (3)肿瘤较大,范围包括胰头、颈、体时可行全胰切除术。

  4)手术并发症:术后出血、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胰瘘;胃瘫等。

  (二)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可延长生存。常用化疗药物为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周1次,用2周停1周,21天一个周期,总共4周期(12周)。

  胰腺癌分期治疗模式:

  1).可手术切除胰腺癌,可以考虑术后4-8周辅以同步化放疗。

  2).可手术胰腺癌术后有肿瘤残存,建议术后4-8周同步化放疗。

  3).如果术中发现肿瘤无法手术切除或无法彻底手术时,可考虑术中局部照射再配合术后同步化放疗。

  4).不可手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无黄疸和肝功能明显异常,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建议穿刺活检,再给予同步化放疗。

  5).局部晚期不可手术患者,存在黄疸和肝功能明显异常者,胆管内置支架或手术解除黄疸梗阻,改善肝功能后,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建议(5-Fu/吉西他滨)同步化放疗/单纯化疗。

  6).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无黄疸和肝功能明显异常,身体状况较好,建议(5-Fu/吉西他滨)同步化放疗,存在胆道梗阻和肝功能异常者,先解除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再考虑治疗。

  7). 不可手术晚期胰腺癌出现严重腹痛、骨或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考虑同步化放疗或单纯放疗以减轻病人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三)介入治疗:

  1.介入治疗原则

  a)具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b)必须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

  c)必须强调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

  2.介入治疗适应证

  a)影像学检查估计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

  b)因内科原因失去手术机会的胰腺癌。

  c)胰腺癌伴肝脏转移。

  d)控制疼痛、出血等疾病相关症状。

  e)灌注化疗作为特殊形式的新辅助化疗。

  f)术后预防性灌注化疗或辅助化疗。

  g)梗阻性黄疸(引流术、内支架置入术)。

  3.介入治疗禁忌证。

  a)相对禁忌证:

  ①造影剂轻度过敏。

  ②KPS评分<70分。

  ③有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不能纠正及明显出血倾向者。

  ④白细胞<4000,血小板<7万。

  b)绝对禁忌证:

  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总胆红素>51umol/L、ALT>120U/L。

  ②大量腹水、全身多处转移。

  ③全身情况衰竭者。

  (四)姑息治疗

  对于不适合做根治性手术的病例,常常需要解除梗阻性黄疸,一般采用胆囊空肠吻合术,无条件者可做外瘘(胆囊造瘘或胆管外引流)减黄手术,多数病人能够短期内减轻症状,改善全身状态,一般生存时间在六个月左右。

  (五)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包括免疫与分子治疗。随着免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这将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因为像胰腺癌这样的难治肿瘤,必须发展一些全新的方法来治疗:①基因治疗:多数仍然停留在临床前期,少有进入临床Ⅰ期或Ⅱ期试验。②免疫治疗:应用免疫制剂,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六)其他疗法胰腺癌属于对放化疗敏感性低的低氧性肿瘤,但对热敏感性增高。近年来由于技术上的改进,使得温热疗法得到了应用。常用的温度是44℃。但还需对加温和测温方法加以改进。

  (七)对症支持治疗

  胰腺癌晚期,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出现脂肪泻者,可于餐中服用胰酶制剂以帮助消化。对顽固性腹痛,给予镇痛药,包括*类镇痛剂;必要时用50%~75%乙醇行腹腔神经丛注射或交感神经切除术。放疗可使部分患者疼痛缓解。还应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