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气管的概述 吃东西呛到气管的症状
2018-08-23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秦初丹
一、有关气管的概述
连接喉与支气管之间的管道,不仅是空气的通道,而且具有防御、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气管为后壁略平的圆形管道。成人长11~13cm,上端平第7颈椎上缘与喉相连,向下相当第4~5胸椎体交界处,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叉。气管依所在部位可分为颈段和胸段两部分。颈段较短,沿颈前区中线下行,前面有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覆盖,相当第2~4气管软骨的前面尚有甲状腺峡横过;后面与食管相接,在食管和气管之间两侧的沟内均有喉下神经上行;气管两侧有甲状腺左右叶和颈部大血管。胸段较长,在后纵隔内,其前面有至动脉弓及自弓发出的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再前面还有左、右无名静脉和胸腺(小儿),后面仍为食管。气管由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构成。气管软骨大多为14~16个,彼此借韧带相连,气管软骨呈“C”字形,缺口对向后方,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壁所封闭。气管切开通常选在第3、4或第4、5气管软骨环处沿正中线切开。
二、吃东西呛到气管的症状
异物进入气管通常可分为以下四期:
1.异物进入期:
病人多于进食中突然发生呛咳、剧烈的阵咳及梗气、可出现气喘、声嘶、紫绀和呼吸困难.若为小而光滑的活动性异物,如瓜子、玉米粒等,可在病人咳嗽时,听到异物向上撞击声门的拍击音,手放在喉气管前可有振动感.异物若较大、阻塞气管或靠近气管分支的隆凸处,可使两侧主支气管的通气受到严重障碍,因此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2.安静期:
若异物较小,刺激性不大,或异物经气管进入支气管内,则可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咳嗽和憋气的症状很轻微,甚至消失.而出现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故使诊断易于疏忽。
3.刺激或炎症期:
植物类气管异物,因含游离酸,故对气管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豆类气管异物,吸水后膨胀,因此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异物在气道内存留越久,反应也就越重.初起为刺激性咳嗽,继而因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气管粘膜肿胀,而出现持续性咳嗽、肺不张或肺气肿的症状。
4.并发症期:
异物可嵌顿在一侧支气管内,久之,被肉芽或纤维组织包裹,造成支气管阻塞、易引起继发感染.长时间的气管异物,有类似化脓性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咳痰带血、肺不张或肺气肿,引起呼吸困难和缺氧。
三、吃东西呛到气管的处理办法
用于成人:
1、抢救者站在误吸者身后,两臂绕至患者腰前抱紧;
2、一手握拳,以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上端(剑突下,俗称心窝部),高于肚脐,在肋缘之下;
3、另一只手抓住握拳之手,突然地快速向后上方用力冲击,对患者腹部和胸腔加压;
4、如果无效,每隔数秒钟,可重复一次,直至异物排出或专业人员赶来。
用于自己:
如果自己是误吸者,发生食物阻塞气管时,旁边无人,孤立无援,也可以自己施行海姆利克急救。方法是:站立姿势,下巴抬起,使气管变直,用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拳头,顶住腹部上端或者将腹部上端顶在一张椅子的靠背处或者桌子边缘,突然快速施加压力,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
用于儿童:
用力冲击的部位、用力方向和成人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力量不可过大——不要将其脚抬离地面——力量过大容易造成肋骨和内脏损伤。因为要避免过大的力量,用单手握拳冲击即可。
四、预防吃东西呛到气管
1、少吃花生米、果冻等零食。
孩子由于控制力差,吃零食没有节制,吃起花生米、豆类、果冻等食物没完没了,家长要控制好孩子的摄入量,否则孩子一不小心就会呛到或者噎住,轻者影响呼吸,严重的会导致窒息。
2、年龄小的孩子尽量吃研碎的零食。
如果是3岁以下的孩子吃花生米等豆类食物,尽量吃研碎的,这样不仅利于消化吸收,而且能降低被呛到的风险。即使没有研碎,也要把豆类等弄成小块再给孩子吃。
3、吃东西时避免打闹嬉戏。
当孩子吃东西时,特别是吃花生米等豆类食物,尽量避免嬉戏打闹,一闹起来就容易让食物顺入气管里,对孩子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平常吃饭时要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养成吃饭不打闹的好习惯,安安静静吃完饭再玩闹。
4、避免孩子吃饭哭喊。
和打闹不同的是,孩子吃饭哭闹常常张着大嘴,这时如果嘴里有花生米等食物,一般难以下咽,稍不注意就会呛入气管。因此如果孩子哭喊的厉害,不要再喂他饭,带孩子情绪稳定后再吃饭。吃饭时如果想教训孩子,点到为止,不要把孩子训哭了。
5、吃饭少让孩子说话。
在孩子吃饭时,尽量少让他说话,说话多了,如果孩子嘴里有食物,会导致食物进入气管。所以尽量让孩子养成吃饭不语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