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便秘症状表现 便秘该怎样治疗

2018-09-10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朱谷冬

一、引起便秘的因素有哪些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1.器质性。肠管器质性病变 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直肠、肛门病变 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系统性疾病 硬皮病、红斑狼疮等。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结肠神经肌肉病变 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直肠等。神经心理障碍。药物性因素 铁剂、*类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

  2.功能性。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便秘外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3.分类。便秘按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两大类: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慢传输型便秘 是由于肠道收缩运动减弱,使粪便从盲肠到直肠的移动减慢,或由于左半结肠的不协调运动而引起。最常见于年轻女性,在青春期前后发生,其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1次),少便意,粪质坚硬,因而排便困难;肛直肠指检时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粪便,而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全胃肠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缺乏出口梗阻型的证据,如气囊排出试验和肛门直肠测压正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与渗透性通便药无效。糖尿病、硬皮病合并的便秘及药物引起的便秘多是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便秘 是由于腹部、肛门直肠及骨盆底部的肌肉不协调导致粪便排出障碍。在老年患者中尤其常见,其中许多患者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出口梗阻型可有以下表现:排便费力、不尽感或下坠感,排便量少,有便意或缺乏便意;肛门直肠指检时直肠内存有不少泥样粪便,用力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可能呈矛盾性收缩;全胃肠或结肠传输时间显示正常,多数标记物可潴留在直肠内;肛门直肠测压显示,用力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矛盾性收缩或直肠壁的感觉阈值异常等。很多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也合并存在慢传输型便秘。

二、便秘有哪些临床表现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在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根据临床需要,应做必要的检查。首先要注意有否存在报警症状及全身其他器质性病变存在的证据;对50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加重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肿瘤的可能;对于长期滥用泻剂者,结肠镜可确定是否存在泻剂性结肠或(和)结肠黑变病;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

三、便秘怎样诊断

  在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根据临床需要,应做必要的检查。首先要注意有否存在报警症状及全身其他器质性病变存在的证据;对50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加重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肿瘤的可能;对于长期滥用泻剂者,结肠镜可确定是否存在泻剂性结肠或(和)结肠黑变病;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难治性便秘时可选择特殊的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通过试验(GITT)、直肠及肛门测压(RM)、直肠-肛门反射检查、耐受性敏感性检查、气囊排出试验(BET)、盆底肌电图、阴部神经潜伏期测定试验及肛管超声检查;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变。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工作情况,既往的患病史、手术史,特别是有无痔核、肛瘘及肛裂史,近来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剂史,通过相应的检查尽可能明确导致便秘的原因。对中年以上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渐改变为每3天或数天1次者,应警惕有无左半结肠癌的可能。

四、便秘该怎样预防

  1.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3.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6.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毫升的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7.及时治疗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泻药应用要谨慎,不要使用洗肠等强烈刺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