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蛤蚧酒 蛤蚧的作用与功效
2016-07-0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韩谷秋
一、人参蛤蚧酒
用料:人参15克,茯苓15克,贝母20克,桑白皮15克,知母20克,杏仁24克,甘草20克,蛤蚧l对,白酒1升。
功效:益气清肺,止咳平喘。
适应证:咳久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羸,或面目浮肿,脉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痿。
制法:蛤蚧先用河水浸泡5天,逐日换水,洗去腥气,之后与诸药共研粗末,纱布包缝,浸入酒中,浸泡30日后,过滤去渣备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早、晚饭前饮用。
注意事项:因外邪引起的喘咳症状,不宜饮用。
注释:本酒以蛤蚧为主药,入肺、肾经,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人参大补元气而益肺脾;茯苓益脾渗湿;桑白皮、知母泻肺清金;贝母清热润肺而开郁化痰,同时茯苓伍桑皮可以利咽消肿;甘草伍贝母、杏仁可以润肺止咳,对于久嗽不已,肺虚有热,致成肺痿,而具有上述症状,可以饮用,惟新咳而有外邪者,不能误用。
温馨提示:人参蛤蚧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药酒,人们可以在家自己制作药酒。如果人们患有咳久气喘、面目浮肿、肺痿等症状,就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用人参蛤蚧酒。因为该药酒具有益气清肺,止咳平喘等功效。
二、人参蛤蚧散主治
人参蛤蚧散:
本方证病位在于肺、脾,属虚,兼见有痰热。方中蛤蚧1对,在于补肺肾,止咳定喘;人参补肺脾之气;云苓健脾渗湿;北杏、桑白皮降肺热、止咳定喘;川贝、知母清热化痰、润肺;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组成】 蛤蚧1对 苦杏仁12g 炙甘草9g 人参12g 云苓15g 川贝12g 桑白皮12g 知母12g
【功用】 益气清肺,止咳定喘。
【主治】 久咳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消瘦,或面目浮肿,脉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痨。
【现代应用】 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证属虚喘而兼痰热者。
【加减法】 1.若无阴虚内热,去知母,桑白皮减量为6g。
2.咳吐脓血或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15g 田七末4g。
3.属于阴虚火旺者,加入麦冬12g。
在对人参蛤蚧散主治认识后,使用人参蛤蚧散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而且要注意,对这类药物不能长期选择,长期的时候人参蛤蚧散后,对身体也是会造成严重损害的,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三、蛤蚧的作用与功效
蛤蚧具有补肺、滋肾、益精助阳、止渴通淋、定喘止咳的功能。李时珍誉其“补肺止渴、功同人参”,“补肺润骨,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咳,肺痿咳血,气虚血竭者宜之”。
根据临床观察,蛤蚧表皮下富含激素,的确能强壮心身,对神经衰弱、小便频繁、哮喘、小儿疳积等,确有良效。南方民间常将鲜蛤蚧与猪肉或其他肉类一道煮吃,或以干蛤蚧浸制药酒,服后可滋阴补肺。
民间有蛤蚧药效全在尾部,尾巴一断便会大大降低功效的说法。据有关部门对蛤蚧的断尾进行鉴定,未发现蛤蚧的尾巴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因此,尾巴一断便会失去药效的说法无科学依据。
民间泡蛤蚧酒的方法很多,一种是生泡,即把蛤蚧破肚去内脏、眼珠、脑髓后,把血拭净,不用水洗便放到酒里去泡;一种是干浸,即将破肚去脏的蛤蚧用竹片把肢体撑开,文火拷干,然后泡酒,这样蛤蚧不会变质。以蛤蚧为主料已生产的成药有蛤蚧精、蛤蚧酒、蛤蚧补肾丸、蛤蚧三七酒等。
由于其功效卓着,货源较缺,价格较高,因此时有不法之人采用壁虎等来假冒蛤蚧*,使人上当受骗。真品蛤蚧的特征是: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厘米,头颈部约占1/3,腹背部宽6~11厘米,尾长6~12厘米。
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两颁缘密生细齿,无大牙。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一片,中间被额鳞隔开,上唇鳞12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
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伪品蛤蚧则系以邻科的多种动物冒充,如壁虎、疣螈、喜山鬣蜥、*、无蹼壁虎、*等,购买时要注意鉴别。
四、蛤蚧的副作用
蛤蟹身和尾的醇提物均可加强豚鼠白细胞的运动力、肺和支气管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功能和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蛤蟹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脾重,并能对抗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还能提高小鼠静脉注射碳粒的廓清系数,提高正常小鼠免疫后血清的溶血含量,蛤蟹尾醇提物能增强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提高抗体效价和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蛤蟹体仅能提高溶菌酶活性和抗体效价,而头则无明显影响。
蛤蟹的乙醇提取物(GEA)可延长雄雌果蝇平均寿命及半数致死时间,提高果蝇飞翔活力和耐寒力,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初步证实蛤蟹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阴虚火旺体质者不宜食用。尤其是患有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大叶性肺炎等病症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