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的原因 导致牙疼的危险因素
2016-07-2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张念寒
一、导致牙疼的危险因素
1、牙周病
牙周病可引起两种不同性质的牙痛。最常见的是咀嚼痛。由于牙周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内化脓,而使患者咬东西时非常疼痛。另一种疼痛与龋齿引起的牙髓炎相似。主要是因为当牙齿非常松动时,细菌由牙周袋到达牙根末端的根端孔,再经根端孔进入牙髓腔内引起牙髓炎而疼痛。
2、根尖周炎
一般情况下,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细菌侵犯到牙根尖周围的组织便造成了根尖周炎。炎症早期病人会觉得牙齿有浮起感,容易咬到病牙,牙齿咬合时感到疼痛。
3、牙髓炎
部分牙髓炎病人在用冷水刷牙时疼痛明显,而改用温水便觉得没那么痛;还有一些病人在吃饭喝热汤时也觉得痛,要等汤放凉了才能喝,如果继续发展,有的病人会无缘无故地痛起来,特别是到了晚上躺下睡觉后,会痛得更厉害,甚至影响睡眠。这就是医生常说的“冷热刺激痛、夜间自发痛”。
4、冠周炎
冠周炎多发生于下颌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炎症初期,病人觉得牙龈肿胀疼痛,咀嚼吞咽或开口活动时疼痛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重,严重时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无法张口,甚至牙关紧闭。
5、心血管疾病
口腔细菌一旦进入血液,遇到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便会依附在冠状动脉(心脏血管)壁上的脂肪酸,导致血块形成,影响心脏健康。而冠状动脉疾病的病征正是脂肪蛋白积聚使冠状动脉内壁加厚。血块阻塞正常血流量,限制了进入心脏的血液营养和氧气含量,从而引发心脏病。
二、牙疼时的典型症状
牙疼早期表现为牙龈发痒、不适、口臭,继之牙龈红肿、松软,容易出血,疼痛,反复发作。如拖延治疗牙龈与牙根部的牙周膜易被破坏,形成牙周袋。袋内常有脓液溢出,炎症继续扩大后易形成牙周脓肿,进而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初为硬性,后变为软性,有波动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脓液。出脓后疼痛会减轻,但也可能会反复发作。
牙疼在无外界任何刺激的情况下,患牙易发生剧烈疼痛。早期疼痛发作时间短,缓解时间较长,随着病情发展,晚期则疼痛发作时间长,缓解时间较短,乃至最后无缓解期,夜间疼痛比白天重,特别是平卧时更显着,早期冷、热刺激均可引起疼痛加重,晚期冷刺激不但不激发疼痛,反而使疼痛暂时缓解,故临床常见患者口含冷水或吸冷气以减轻疼痛。
三、牙疼的日常预防方法
1、改变生活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2、戒除烟酒
不吃过烫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拔除残冠、残根、磨除锐利的牙尖,除去不良的修复体,以避免慢性不良刺激。
3、减少各种致病因素
要节制甜食、甜饮料的摄入,降低唾液及龈沟液的酸度,以减少龋齿和楔状缺损的发生率。发现蛀牙,及时治疗。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
4、正确的刷牙
正确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重要环节。刷牙不仅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龋齿,而且对牙龈还能起到按摩的作用,还可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减少牙周病。
5、自我保健意识
有不少中老年认为牙疼不是病,平时不注意口腔保健,有病不及时治疗。自我保健法就是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以清除牙菌斑、软垢。食物嵌塞牙缝后用牙线清理。此外,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做一次口腔检查,洁牙一次(即洗牙),及早发现口腔病,及时治疗,缺牙及时镶牙。
四、牙疼的西医治疗方法
1、牙髓炎
牙髓炎的炎症部位在牙齿中央的牙髓腔,药物要通过细小的根尖孔才能到达,可以说任何药物都不可能彻底治疗牙髓炎。虽然牙髓炎疼痛时止痛药有一定的作用,但当疼痛加剧时,止痛药的作用就不明显了。所以当发生牙髓炎时,最好是找牙科医生,对病牙进行治疗和处理,在看牙医之前已经有疼痛的可以口服止痛药,其他药物建议都不用。
2、冠周炎
冠周炎的治疗以局部处理为主,常用生理盐水和2%双氧水冲洗局部,再放置碘甘油,最好每日1~3次,再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如果有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排脓。如果出现面颊部红肿热痛,甚至全身发热、疼痛等,可以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常用的药物也是广谱抗生素和灭滴灵(甲硝唑)等。
3、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发病早期由于炎症的范围比较小,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对控制炎症虽有一些帮助,但意义不大。专业的牙科医生仍然强调局部引流和局部用药,医生通常会从牙齿疏通到根尖周围的组织,并在局部放置消炎止痛药物,如樟脑酚等。根尖周炎病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炎症范围扩大,可能出现面颊部红肿热痛、化脓,甚至出现发热、全身疼痛等症状。这时,就有必要对全身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广谱抗生素和灭滴灵即甲硝唑是常用的药物);疼痛者可以加用去痛片等止痛药,疼痛剧烈者还可以在病牙周围注射局部麻醉剂,如普鲁卡因等。
此外,无论根尖周炎或冠周炎,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容易形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这时还可考虑静脉注射抗生素,医生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药物,如青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