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的功效与作用_吃蚕豆要注意什么
2016-08-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苏碧菡
一、蚕豆的栽培历史
蚕豆的起源和分布 一般认为蚕豆起源于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在死海北面
的古城杰利科遗址中发现有公元前6250年的蚕豆残存物,在西班牙新石器时代和瑞士青铜器时代人类遗址中也曾发现蚕豆种子。蚕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是三国时代张写的《广雅》中有胡豆一词。中国蚕豆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在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蚕豆的出土。李时珍说:“豆英状如老蚕,故名蚕豆”,王祯《农书》则谓豆于蚕财成熟,其义亦通。蚕豆花、叶、英壳,均可作药用。如果上述说法成立,则蚕豆在中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但是根据万国鼎先生认为:确指蚕豆的记载,最先见于北宋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记》(1057年),叫做“佛豆”。如今四川仍称为胡豆。蚕豆这一名词,最先见于南宋杨万里(1124—1206年)的诗序中。从我国的一些古书有记载来看,这种作物可能在宋初或宋以前传入我国,最先栽培于西南川、滇一带,元明之间才广泛推广到长江下游各省。
中国蚕豆相传为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自热带至北纬63°地区均有种植。中国 以四川最多,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蚕豆,又叫胡豆,佛豆,江南一带,喜欢在立夏时节食豆,因此又称作立夏豆。宁波人则习惯叫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后,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吃蚕豆,都喜欢吃蚕豆,不少人家还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
据《太平御览》记载,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豆种。确实,蚕豆既是粮食,又是小菜,既是“闲食”,又是补品。
二、蚕豆的食用功效
1. 健脑
如果你正在应付考虑或是个脑力工作者,适当进食蚕豆可能会有一定功效。蚕豆中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磷脂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石碱,有增强记忆力的健脑作用。
2.降低胆固醇
蚕豆皮中的粗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3. 预防心血管疾病
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预防心血管疾病。
4.益气健脾
传统医学认为它能益气健脾,利湿消肿。
5. 延缓动脉硬化
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
6.促进骨骼生长
蚕豆中的钙,有利于骨骼对钙的吸收与钙化,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7. 防癌抗癌
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一定作用。
传统医学认为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嫩蚕豆煮稀饭能和胃、润肠通便,对习惯性便秘有良效。蚕豆茎止血,止泻;叶收敛止血。花凉血,止血;种子皮利尿渗湿;荚壳收入敛止血。
三、蚕豆的食用指南
禁忌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1、老人、考试期间学生、脑力工作者、高胆固醇、便秘者都适合食用;
2、中焦虚寒者不宜食用,发生过蚕豆过敏者一定不要再吃;
3、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病人要注意,不宜进食蚕豆;
4、患有蚕豆病的儿童绝不可进食蚕豆。
制作指导
1、蚕豆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炒、油炸,也可浸泡后剥去种皮作炒菜或汤。
2、制成蚕豆芽,其味更鲜美。
3、蚕豆粉是制作粉丝、粉皮等的原料,也可加工成豆沙,制作糕点。
4、蚕豆可蒸熟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还可制酱油、豆瓣酱、甜酱、辣酱等。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
5、蚕豆可以生吃,新鲜刚采摘下来的嫩蚕豆可以生吃,尤其在长江南部地区生食居多。
6、蚕豆去壳:将干蚕豆放入陶瓷或搪瓷器皿内,加入适量的碱,倒上开水闷一分钟,即可将蚕豆皮剥去,但去皮的蚕豆要用水冲除其碱味。
菜品
蚕豆羹、蚕豆炒鸡蛋、鱼汁蚕豆瓣、雪菜豆瓣酥、蚕豆素虾仁、胡豆炖牛肉、蚕豆鲫鱼粥、
香肠蚕豆饭、雪里蕻蚕豆蛋花汤、雪菜蚕豆炒饭、沙锅鲫鱼蚕豆汤、韭菜蚕豆、豌豆蚕豆浓汤、沙茶蚕豆鸡丁、蚕豆炖排骨。
四、生蚕豆很危险
蚕豆确实可能导致传说的“过敏性溶血综合病症”,被称为“蚕豆中毒(Favism)”。不过这种症状只发生在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人群中。对这些人来说,其他可能导致溶血的因素也有可能引发症状,比如感染或者某些药物。蚕豆引发的病例也有记载,孩子的发生风险比成人要高。生吃新鲜蚕豆引发症状的风险最高,不过熟的新鲜蚕豆、干蚕豆,甚至吸入蚕豆花粉都有风险。不过对于正常人,这一风险就不存在。
实际上豆类中含有一些植物毒素,比如植物凝集素(Lectin),倒是可以导致正常人中毒。这种毒素存在于多种豆类之中,含量各不相同。红芸豆中含量最高,可达20000~70000单位。这样的豆最少只要四五颗就能引发中毒症状。白芸豆比较低,大概在红色豆的三个之一。而传说“比*还毒”的蚕豆,则只有红芸豆的5-10%。
凝集素一般不会造成致命后果。通常的症状是严重的恶心、呕吐、拉稀以及腹痛等。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恢复。而且,植物凝集素对温度比较敏感,在完全煮熟之后红芸豆的凝集素活性能降到200~400单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热不充分,毒性反而更高。加热到80oC会使其活性增加几倍,比生吃还糟糕。有很多人用慢煮锅来煮,但是它的温度不高,即使经过长时间炖煮,豆中心也可能达不到足够的温度来灭活凝集素。
另外,豆类中含有一些所谓的“反营养物质”,比如蛋白酶抑制剂和皂苷(Saponin)。蛋白酶抑制剂没有实质上的毒性,不过它们会抑制蛋白酶活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所以,它们在传统上被当作反面形象。不过,一些新的研究发现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对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在煮豆浆的时候,皂苷的存在使得豆浆还没有开就出现大量泡沫。对于人体来说,它并不会带来明显毒性。这些物质的活性都可以通过加热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