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丹毒传染吗 患了丹毒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2016-07-3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幻柏

一、引起丹毒的原因

  感染

  本病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致,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齿感染病灶,足癣,小腿溃疡,瘙痒性皮肤病,接种,放射性损伤及皮肤皲裂或轻微摩擦,搔抓及轻微外伤均可诱发,尤以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有些伤口可小至不易被发现,如面部丹毒可由鼻腔内被抓破的小伤口引起,复发性丹毒系由于细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复发。所以这种级别是不会传染的,患者可以放心和他人进行接触,只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即可。

  免疫功能降低

  本病多在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低γ球蛋白血症以及酗酒者均可成为本病的发病诱因,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其他因素

  其他如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二、丹毒的早期症状

  常见症状: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发病急剧、局部红肿、境界清楚、伴有高热及疼痛

  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感染通常出现在面部和四肢,有时从破溃的皮肤开始发生。皮损光亮、潮红、水肿、压痛,常有小水疱。感染区周围淋巴结肿大、触痛,特别严重的患者有发热和寒战。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史,皮损出现前常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潜伏期一般为2~5天。

  皮疹初起为红肿发硬的斑片,后迅速向周围蔓延而成为大片猩红色斑状损害,表面紧张灼热有光泽,稍微高起,境界清楚,以后皮损向外扩延,中央红色消退为棕黄色并有轻微脱屑,触痛明显,皮损部出现含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的水疱或大疱时称水疱或大疱性丹毒,症状极严重时患部可以迅速发生坏疽成为坏疽性丹毒。如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使淋巴管阻塞。形成象皮肿。

  复发性丹毒:由于诱因未消除,或病原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常在原部位复发。致使皮肤淋巴管受损阻塞,发生象皮样肿胀,尤多见于小腿。如眼睑、颊和其他部位的持续肿胀则致假性象皮病(亦称慢性链球菌性淋巴水肿)。

三、丹毒的治疗

  1.全身治疗

  原则为除去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全身症状严重者应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应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

  2.局部治疗

  抬高患肢。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对下肢丹毒,如有足癣,应同时积极治疗。丹毒一般不化脓,不需要切开引流。如患面部丹毒,应寻找鼻腔、口腔及耳部等处有无感染灶,并给予相应处理。

  3.中医药治疗

  可选用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4.抗生素治疗

  以青霉素较好。每日800万~l 200万u,静脉滴注;或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阿奇霉素0.5g,每日1次静滴;或司帕沙星0.2~0.3g,每日1次;或先锋霉素V号,每日6g,静脉滴注;或其他头孢菌素。一般用药需要持续2周左右。皮损消退后再继续用药l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四、丹毒的日常护理

  保健护理

  1.用药 遵医嘱按时服药,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2.饮食 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果。忌烟酒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活动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勿劳累。

  4.生活起居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皮肤抗病能力,防止皮肤损伤。

  5.情志 自我调节,消除紧张、恐惧等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焦虑、过度脑力劳动等诱发因素。

  6.定期复诊 遵医嘱按时复查。如皮肤出现突发红肿疼痛,恶寒发热等需及时就医;因脚湿气而导致下肢复发性丹毒患者,应彻底治愈脚湿气,以减少丹毒复发。

  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宜食性味偏凉的蔬菜和食物。忌食牛肉、羊肉、猪头肉等油腻及辛辣食品。

  1,风热毒蕴 宜食疏风清热解毒之品,如绿豆、梨、西瓜、百合、苦瓜等。食疗方:丝瓜粥(丝瓜、粳米、绿豆)。

  2,肝脾湿火 宜食清热解毒之品,如冬瓜、大白菜、白萝卜、凉瓜等。食疗方:苦瓜粥。

  3,湿热毒蕴 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西瓜、扁豆、冬瓜汤、赤小豆、苦瓜等。食疗方:赤小豆山药粥。

  4,胎火蕴毒 宜食清热凉血之品,如芹菜汁、丝瓜汁、荸荠汁等。食疗方:鲜藕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