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焦虑症有哪些类型及症状 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6-08-0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周千兰

一、焦虑症三大症状

  1、身体紧张:这方面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会总是会觉得自己放松不下来,好像周围随时有什么危险的因素在靠近自己,从而导致出现全身紧张的情况,而且患者的面部表情会是绷紧的,眉头总是皱在一起,唉声叹气的样子。

  2、对未来的担心:患者会表现出对未来的一种无味的担心,他们好像总是不相信自己能有个很好的未来,总是在担心自己的亲人会不会在某天离开自己,或者是出什么事情,也担心自己的财产会不会在那天被人盗走,或者是不够自己用等情况的出现。

  3、过分的机警:这类型的患者就像是一个站岗放哨的士兵一样,每时每刻的对于自己周身的环境有些许的轻微动静都会保持着很充分的警惕现象,也正是由于他们过于的警惕,从而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工作,严重的还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睡眠情况。

二、焦虑症两大类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本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

  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焦虑症的症状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症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焦虑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焦虑症的症状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症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三、焦虑症治疗方法

  (一)心理治疗

  1.健康教育

  焦虑症患者一般容易接受新的信息,尤其是一些有助于解释或减轻焦虑程度的信息。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对疾病性质的讲解,如焦虑的本质,为何会产生焦虑等,让病人明白疾病的性质,消除某些顾虑。同时要了解患者自身对疾病的理解,及时洞悉患者的某些不良认知。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实用的应付焦虑的方法,改变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等。

  2.认知治疗

  焦虑症病人容易出现两类逻辑错误:其一是过高地估计负性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尤其是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其二是过分戏剧化或灾难化地想象事件的结果。焦虑症病人对事物的一些歪曲的认知,是造成疾病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治疗者就要帮助病人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3.行为治疗

  焦虑症患者往往有焦虑引起的肌肉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心血管系统与消化系统症状。运用呼吸训练、放松训练、分散注意技术等行为治疗方法常常有效。对于因焦虑或惊恐发作而回避社交的患者,可以应用系统脱敏(暴露)治疗。

  (二)药物治疗

  1.苯二氮卓类药物

  应用广泛,抗焦虑作用强,起效快。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将其分为长程、中程及短程作用药。长程作用药包括地西泮、硝西泮、*等;中程作用药包括阿普唑仑、去甲羟西泮、氯羟西泮等;短程作用药如*等。一般来说,发作性焦虑选用短程作用药物;持续性焦虑则多选用中、长程作用的药物;入睡困难者一般选用短、中程作用药物;易惊醒或早醒者,选用中、长程作用药。临床应用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到最佳治疗量,维持2~6周后逐渐停药,以防成瘾。停药过程不应短于2周,以防症状反跳。

  2.抗抑郁药物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如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等以及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SNRIs)类药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抗抑郁剂对焦虑病人效果良好,此类药物因服用方便,副作用较少,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如米帕明、阿米替林等对广泛性焦虑有较好疗效,但因有较强的抗胆碱能副作用和心脏毒性作用,限制了他们的应用。

  根据抗抑郁药起效较慢,但无成瘾性,而苯二氮卓类起效快,但长期使用有成瘾性的特点,临床上多采用在早期将苯二氮卓类与三环类、SSRIS类或SNRIs类药物合用,然后逐渐停用苯二氮卓药物。而很少单独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一种长期的治疗手段。

  3.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心得安)常用。这类药物对于减轻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的躯体症状如心悸、心动过速、震颤、多汗、气促等有较好疗效。常用量10mg~30mg/次,每天3次。有哮喘、充血性心衰、正在服用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或容易出现低血糖者使用要小心。

  4.其它药物

  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因无依赖性,也常用于焦虑症的治疗。缺点是起效慢。

四、中医治疗焦虑症

  焦虑症中医治疗,提倡治疗与调理相结合,疏肝、益肾、健脾,宁心安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同时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人体生物节律,提高细胞活力。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虚胆怯型

  表现: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心悸食少,恶闻声响。舌多正常,脉细数或弦细。

  焦虑症中医治疗:①宁神定志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②解郁安神冲剂,每次10-2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痰热扰神型

  表现:惊恐不安,心烦不眠,多梦易惊,口苦目眩,胸满痞塞,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焦虑症中医治疗:①牛黄清心丸,每次3-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②安神温胆丸,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肝肾阴虚型

  表现:怕恐不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午后面红,易出汗,四肢弱,眩晕耳鸣,五心烦热,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

  焦虑症中医治疗:①朱砂安神丸,每次2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②健脑补肾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焦虑症中医治疗,主张依症施治,身心兼顾的调养原则,因此治疗起来不仅能够起到治病的效果,还能达到滋补身心的作用。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焦虑症中医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防不利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