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怎样有效的预防风湿热

2016-08-1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于梦露

一、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一、抗风湿药物的应用:常用的有水杨酸制剂,对控制一般急性症状有明显效果。有明显心脏炎者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尤其在危重病例更应考虑。鉴于风湿热活动性一般常常持续三个月,故上述药物应用最好不少于12周。个别病例可灵活掌握,或适当延长。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风湿病患儿若出现心力衰竭常伴有风湿活动,治疗时应考虑心脏炎的存在,故应配合使用激素,毛地黄及补充钾盐。

  三、对有舞蹈病的患儿:应耐心护理,解除患儿的精神负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根据病情卧床休息及控制活动量:在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一般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近于正常,可逐渐起床活动。但恢复期也应限制活动量,一般无明显心脏症状者约一个月,心脏受累但不扩大者2-3月,有心脏扩大或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5~6月方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五、饮食:应给容易消化,富于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C的饮食。重症病例可额外供给维生素B:及维生素C。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可适当地限制盐及水分的摄入。为防止胃部膨胀压迫心脏而增加心脏负荷,可采取少量多餐。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亦应适当限盐。

  六、控制感染:原来的感染灶炎症尚未完全消退者,应用青霉素40~80万单位/日,肌肉注射,进行彻底治疗。一般应用2周,亦可根据病情及咽拭子培养持续阳性适当延长,有人主张可用至6周。

二、怎样有效的预防风湿热

  一、预防初次风湿热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射居住卫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对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应早期予以积极彻底的抗生素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者(每年发作2次上),应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天至手术后3天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扁桃体摘除后,仍可发生溶血性性链球菌咽炎,应及时治疗;在封闭的集体人群中(军营、学校、幼儿园等)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链球菌感染,建立必要的保健制度,可能彻底消除链球菌感染流行,大大减少风湿热的发病率。

  二、预防风湿热复发

  已患过风湿热的病人,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推荐使用苄是青霉素(长效西林)120万单位,每月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磺胺嘧啶或磺胺异恶唑,儿童每天0.25~0.5g;成人每天0.5~1.0g,分次口服。一般认为,预防用药期限,18岁以下的风湿热患者必须持续预防用药;超过18岁且无心脏受累的风湿热患者,从风湿热末次发作起至少维持预防用药5年;已有心脏受累的风湿热患者,再次感染链球菌后极易引起风湿活动,并且容易发作心脏炎,所以须严格预防治疗。研究表明,预防用药水平与链球菌感染患者的比例成反比,无预防或不规则预防用药组链球菌感染比例较完全预防用药组高3倍;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无预防或不规则预防用药组风湿活动发作患者的比例较完全预防用药组高10倍,即使不规则预防用药亦有一定的效果。

  三、注意防寒保暖,加强抵抗力。

  风湿活动停止后,可去除慢性病灶。

三、风湿热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一、病因:风湿热与甲组乙型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可以下列事实推论:

  1.风湿热与链球菌感染的地区分布、季节及气候特点相一致。

  2.湿热发病前1-5周常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峡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等。患儿咽部常可培养出该菌,血中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增高。

  3.取控制链球菌感染和清除慢性病灶(如摘除扁桃体)等措施后,风湿热发病率明显下降,初次发病后用青霉素或磺胺药预防链球菌重复感染,可减少此病复发。

  虽然风湿热与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但并非此菌直接引起的局部病变,理由是 链球菌感染后1-5周才发病,故与感染的直接蔓延不符,而和一般产生免疫的规律相符;从病人的血液,浆膜渗出液及病变组织中从未找到溶血性链球菌。

  目前认为此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由于链球菌感染后,某些病人对具有高度抗原性的链球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产生相应抗体,抗原抗体相结合沉积于结缔组织,这种破坏的组织又可起抗原作用,使人体产生针对该组织的抗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亦有认为心瓣膜的糖蛋白同链球菌的多糖成分是类似的抗原,人体感染链球菌时可产生能损害心瓣膜的交叉抗体。

  二、病理:病理过程分为以下三期,几种改变常并存。

  1.渗出期:胶原纤维肿胀、分裂、变性及坏死,伴有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及浆液渗出。渗出期临床症状明显。关节与心包的病理改变以渗出为主。

  2.增殖期:局部结缔组织细胞增生, 形成风湿性肉芽肿或风湿小体( aschoff小体 ),在aschoff小体周围仍有少数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这种病变常见于心内膜,心肌及皮肤。这是风湿热具有特征性的病变,被认为是病理上确诊风湿热的依据,且被看作是风湿活动的指标。

  3.硬化期:浸润细胞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在肉芽肿处形成瘢痕,造成瓣膜的变形。

四、风湿热患者的饮食疗法

  1、秦艽桑枝煲老鸭。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2、薏苡、木防已煲猫肉。

  配方: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猫肉200克。

  制法:将猫宰杀退毛,去除内脏切成小块,与药材共放入煲内煲烂吃肉喝汤。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肾经,有利尿、化湿、清热作用,又有补脾胃之功效;木防已有祛风湿、止痛作用;猫肉味甘酸、性温、有祛风补血养血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3、秦艽丹参煲瘦肉。

  配方:秦艽30克、丹参30克、瘦肉50克。

  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煲内,加水适量,文火煲烂。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络、祛瘀、利水、消肿、安神等功效;瘦猪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肾经,滋阴润燥,补肾益血,治热病伤津。本食疗方有祛风湿清热止痛作用,对风湿热痹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