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精神分析疗法的面纱 发挥其作用
2016-08-1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听兰
一、精神分析疗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精神分析疗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方法,是在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以后,让来访者躺在一个安静、光线适当的房间内或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咨询者站在或坐在其后而不是前面,然后让来访者打消顾虑,尽情倾诉他想要说的话。咨询者不要随意打断来访者的话,对他所讲的内容不加评论,鼓励其大胆地说,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引导。
2.疏导宣泄
疏导宣泄是通过痛快淋漓的倾诉,将心头的郁闷和内心深处的隐私痛快地诉说出来,一吐为快,从而恢复心理平衡,防止发生身心疾病。要有效地引导患者倾诉心中的苦闷,以达到心理宣泄的目的。
3.认知与领悟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前心理疾病的根源在过去的经历之中,甚至可以回溯到幼年时期。过去的焦虑经验因种种原因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而使患者“遗忘”。通过精神分析,引起来访者的回忆、联想,将潜意识层中的病因“召回”到意识领域,使之意识到这些心灵深处的“病根”与当前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理智上、情感上真正达到认识和领悟,这时症状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自然消失。当然,这种领悟是通过医生的分析、解释和治疗而实现的。
4.暗示疗法
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或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受暗示者的心态改变是下意识的,其受影响的过程是不自觉的。暗示疗法在癔病治疗中经常使用,其疗效非常明显。暗示内容应当针对来访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语言和方式,灵活机智地使用暗示性语言。
二、精神分析疗法 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1. 共情:对于所有心理治疗方法而言,共情是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患者感到被治疗师理解往往是他们留在治疗室的最基本诉求。
2.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法是弗洛伊德1895年创造的。他让病人很舒适地躺着或坐好,把自己想到的(进入头脑中的)一切都讲出来,在弗洛伊德看来,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发掘出无意识之中的症结所在。 自由联想是病人和分析师的沟通的主要模式。自由现象需要患者放松自己对思考流程习惯性的控制,说出脑中的想法,自由联想的前提是自我的相对成熟的自我,足以维持观察性自我和体验性自我之间的分裂状态。对于有自我缺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自由联想可能反而更加导致退行。
3.诠释:简单而言,诠释就是让先前在无意识里面的事物浮现在意识层面。诠释是一种解释性的说明,将患者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与它的无意识意义或者根源连结起来。诠释的重点往往在移情、患者过往以及当下的处境,或者是患者的阻抗或者幻想。一般而言,只有在无意识题材将浮现在意识层面,且因此得以被患者察觉时,治疗师才会给予诠释。
4.面质:说出患者不愿接受的事,或者点出患者一味逃避或者避重就轻的表现。
5. 移情与反移情:严格来说,移情与反移情并非某种治疗技术,而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一种现象,而对这种现象的处理构成了精神分析取向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做精神分析治疗所用的时间很长,病人会把对自己的重要关系中的人物,如父母、亲人等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即把早期对别人的感情转移到了治疗者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人等。这种移情有的是正性的、友爱的,有的是负性的、敌对的。但移情并非是对治疗者产生的爱慕,也不是有意识的恐吓,移情是病人无意识阻抗的一种特殊形式。治疗者通过移情可以了解到病人对其亲人或他人的情绪反应,引导他讲出痛苦的经历,揭示移情的意义,使移情成为治疗的推动力。由于精神分析治疗认为病人在分析过程中都会使治疗者产生移情,由于对移情的处理成为病人对症状领悟的重要来源,移情因此被认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移情则是治疗师将自己重要关系中人物的感情转移到患者身上,觉察反移情往往也是治疗师理解治疗关系互动特点的重要途径,而建立在安全治疗关系前提下,治疗师对自己情感的适度自我暴露也可能成为建立与患者连接的重要手段。
6.释梦: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了《梦的释义》一书。他在给神经症病人治疗时发现梦的内容与被压抑的无意识幻想有着某种联系。他认为睡眠时自我的控制减弱,无意识中的欲望乘机向外表现。但因精神仍处于一定的自我防御状态,所以这些欲望必须通过化装变形才可进入意识成为梦象。因此梦是有意义的心理现象,梦是人愿望的迂回的满足。 梦的工作通过凝缩、置换、视象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回忆起来的显梦。显梦的背后是隐梦,隐梦的思想,梦者是不知道的,要经过精神分析家的分析和解释才能了解。对梦的解释和分析就是要把显梦的重重化装层层揭开,由显相寻求其隐义。为了得到梦的潜隐内容,治疗者仍需采用自由联想技术,要求病人对其梦中内容进行自由联想。通过联想,治疗者就可获得梦的真实意义。在分析过程中,由于阻抗的作用,病人可能会歪曲梦的内容。因此,治疗者还需突破病人清醒时的防御,才能达到理解梦的象征性的目的。
释梦被认为是了解患者无意识的重要途径。患者通过对于所梦内容的联想,了解梦的外显内容之下的内隐内容。对梦的内容的象征进行诠释,有助于病人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无意识内容。
7.修通:诠释往往被阻抗所干扰,需要治疗师不断重复诠释,这种反复诠释移情及阻抗最后使得患者洞见深植于患者意识层面的自我知觉过程,称为修通提出,在治疗中,患者在治疗师反复的诠释下,将自己的外在关系的模式和移情模式以及与家人的关系联系起来,使得无意识中发生的连接浮现到意识层面,洞察这种关系,继而能够掌控它,而不为它所困。从客体关系理论角度出发,则是患者自体-客体-情感三者的结合体,不断浮现在移情、移情外的人际关系以及过去关系的记忆中。治疗的良好疗效,是患者通过移情来重新体验这些核心的关系模式,并在当下的治疗关系中获得新的关系体验 。
三、精神分析疗法治疗的适应症及步骤
(1)适应症主要为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如露阴症、挨擦症、窥阴症)等。
(2)采取直接会面交谈方式。每次时间为60~90分钟。疗程不固定,间隔时间不固定。每次会见后要求病人写出对治疗者解释的意见及结合自己病情的体会,并提出问题。
(3)初次会见时,让病人和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症状的具体表现,并进行精神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宜进行心理治疗。如时间许可,则简单向病人解释其病态是儿童心理的表现。
(4)以后的会见可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回忆起来的有关经验,但不要求“深挖”过去。
(5)引导病人,并和他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症状大都是幼稚的不符合成年人思维逻
辑规律的感情或行动。其症状表现是以幼年的方式来解决成年人的问题。具体的解释要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作出。
(6)当病人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之后,再向病人进一步解释病的根源在于过去,甚至在幼年时期[3]。
四、精神分析疗法的设置
精神分析治疗之所以又称为动力性心理治疗,就在于它关注和强调分析治疗过程中的互动关系。 因此,对于发生在治疗室中和治疗期间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先假设它是有意义的,包括治疗室的布置、座椅的角度、治疗时间的约定、每次治疗时间的长短,以及治疗师和患者是否迟到或失约等等。通常相对严格的治疗设置是必须的,包括:
①时间安排:每次治疗50~60分钟,短程治疗每周一次,中、长程治疗每周可2~3次;
②疗程的设定:短程治疗一般20次左右,中程治疗50~60次左右,长程治疗一般不在开始阶段决定治疗结束的时间,其治疗持续的时间视患者的问题和治疗进展的速度而决定;
③治疗室的布置:与一般的心理治疗室一样,房间要相对安静、舒适,庄重。对分析治疗过程有意义的不是房间究竟应该布置到什么样的标准,而是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如患者坐到了治疗室应该坐的椅子上)或患者对房间内事物的反应;[3]
④收费:任何形式的心理治疗都应该是收费的,因为收费本身就在某种意义上定义了患者和治疗师的工作关系,患者对治疗付费的态度和表现方式在治疗中也具有动力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