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 预防输尿管结石的方法
2016-09-0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常千琴
一、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
1、肾盂或肾窦切开取石术
切开肾盂、取出结石,鹿角状结石或肾盏结石,有时须作肾窦内肾盂肾盏切开取石。
2、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肾结石较大,不能经肾窦切开取石者,需切开肾实质取石。
3、肾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肾一极多发性结石(多在肾下极),或位于扩张而引流不畅的肾盏内,可将肾一极或肾盏连同结石一并切除。
4、肾切除术
一侧肾结石并有严重肾积水或肾积脓,使肾功能严重受损或丧失功能,而对侧肾功能良好者,可行切除患肾。
5、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或结石嵌顿引起尿流梗阻或感染,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6、套石术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直径小于0.6厘米,可试行经膀胱镜用特制的套篮或导管套取。
中药排石治疗
适于直径在1cm以内、形状椭圆、表面光滑的输尿管结石,肾盂造影无积水者。治则与用药:有清热利湿,如金钱草、海金砂等。清热解毒,如黄柏、银花、连翘等。活血化瘀、软坚化湿,如三棱、莪术等。补肾如肉桂、附子、肉苁蓉等。补气补血如党参、黄芪等。还有各种排石冲剂,应用方便。
二、预防输尿管结石的方法
1、避免久坐、多运动
平时要多活动,如散步、慢跑、做体操。体力好的时候还可以原地跳绳,同样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统结石。有研究表明,长期卧床的病人,患结石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5倍,多见于老年痴呆、瘫痪、血栓和骨折的病人。
2、防治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是尿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治疗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尿石症的防治效果。由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造成的尿路感染容易诱发结石,这些细菌能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尿变成碱性,易使尿酸盐沉淀而形成结石。
3、均衡饮食
根据结石成分调查统计,我国的尿石80%-84%为草酸钙结石。一般来说,草酸钙结石患者宜少吃草酸含量高的食品,如萝卜、菠菜、苋菜、芹菜、莴苣、竹笋、土豆、可可、巧克力、红茶、酸梅、可乐、啤酒;口服维生素B6及镁制剂,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特异性高草酸盐尿石症。此外,精制食糖及其制品也可增加尿钙产生;也不要盲目地补充维生素c,人体能利用的维生素c一天不会超过1克,再多就通过尿液排出,为结石的形成提供原料;限制高蛋白的摄入。
4、学会喝水
专家表示,大量饮水是最简便有效的防石方法。很多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都不喜欢饮水或者喝水习惯存在一定问题。人体的60%为水,当缺少2%时就会产生口渴,口渴时才喝水显然不科学,应在口渴之前就喝水。有研究表明,通过养成多饮水习惯而能使尿量增加50%的话,可使结石复发率下降约86%,可见多饮水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喝啤酒、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不能代替喝水。专家建议,每天应喝水在2500-3000毫升(5-6斤)以上,不要用饮料代替,最好喝白开水,而且要合理分配饮水时间,早上和晚上也要注意多喝水。
三、输尿管结石致病因素
1、环境因素:输尿管结石的原因有地理环境和气候,尿石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山区、沙漠、热带和亚热带地域尿石症发病率较高,这主要与饮食习惯、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关。
2、饮食因素:输尿管结石的原因有饮食和营养,饮食不良是形成输尿管结石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饮食中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精制糖,可增加上尿路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其他如脂肪、嘌呤、草酸、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会影响尿结石的形成。营养状况好,动物蛋白摄入过多时,容易形成肾结石。
3、水分摄入:输尿管结石的原因有水分摄入,任何破坏水的摄入量与损失量平衡的因素如出汗过多,都会使尿液中钙和盐的过饱度增加,有利于尿结石的形成。反之,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
4、疾病因素:输尿管结石的原因有疾病,有些输尿管结石的形成与遗传性疾病有关,如胱氨酸尿症、家族性黄嘌呤尿等。
四、输尿管结石的饮食原则
1.磷酸盐结石是在碱性尿液中形成的,所以患者应多吃酸性食物,并限制台钙高的食物。酸性食物主要包括音禽肉类、蛋类、鱼虾类、谷物花生等。
2.草酸盐结石大多数是从食物中生成的,所以患者饮食应少食含草酸高的食物,如致菜、菠菜、青蒜、洋葱、英白、笋类等。此类结石患者应多饮水。
3.尿酸盐结石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饮食中应荣食含嘎吟高的食物,如肉汤、豌豆、蘑菇、龙须菜、沙丁色、风民鱼、动物内脏等,而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以降低尿酸浓度。
4.忌有钙盐结石的患者应禁食含钙高的食物,如海带、黑木耳、豆类、干筋、牛奶、虾皮等。应多食酸性的食物,如肉禽蛋类,并应多饮水。
5.患有胱氨酸结石的患者应限制蛋氨酸及酸性食物,多食碱性食物使尿液呈碱性并大量饮水,酸性食物主要是指动物食物,碱性食物主要是指植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