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怎么治疗效果才能最好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有哪些
2016-09-1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秦盼兰
一、坐骨神经痛怎么治疗效果才能最好
1、病因治疗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炎所致坐骨神经痛者急性期卧床休息3周,口服止痛药物芬必得0.33次/d,阿斯匹林0.33次/d,安定2.5mg3次/d,维生素类,还可短期服用激素。如为腰椎间盘脱出或椎管内病变引起坐骨神经痛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2、手术治疗坐骨神经痛
治疗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方法是微创技术——激光针刀松解术,该技术以钥匙孔大小的创口治疗,基本不留疤痕,可谓是无创伤的治疗技术,而且微创技术对身体组织没有伤害,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无需住院就可轻松摆脱病痛的折磨。相比传统手术治疗,微创手术还有出血少的优势,采用先进的超声刀等止血器械,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伤害。
3、辅助治疗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分钟~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2天~3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坐骨神经痛患处,也可服用消炎痛等非处方止痛药。坐骨神经痛患者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4、运动治疗坐骨神经痛
(1)左右摆腿:坐骨神经痛者站立位,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2)交替直腿上抬运动:坐骨神经痛者仰卧位,轮流将在、右腿伸直后抬起,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3)平坐推腿:坐骨神经痛者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坐骨神经痛患者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坐骨神经痛的病因有哪些
坐骨神经痛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两者病因不同。那么坐骨神经痛的病因都有哪些呢?以下内容为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表现,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个别为双侧。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
其次,了解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因。这类坐骨神经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也叫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因素。
另外,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因是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压迫或破坏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所见的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
三、坐骨神经痛都有什么症状
一、根性坐骨神经痛
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病员仰卧,先屈髋及膝成直角,再将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痉挛,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下肢伸进,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干性坐骨神经痛
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四、坐骨神经痛患者的饮食疗法
1.川乌粥
材料:姜汁15滴、粳米50克、川乌10克、蜂蜜30克。
做法:将川乌与蜂蜜放入砂罐中,加冷水足量。用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煎煮2小时,然后取出200毫升,作为备用。然后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姜汁,再煮1~2沸即可。
服用:应多次吩咐,不可一次服用,1-2天1剂。
2.粟子粥
材料:猪腰l对、粟子15枚、粳米30克。
做法:将栗子炒香然后去壳,与粳米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沸。
做法:
方法1:先将栗子炒香(用沙炒),后去壳,与粳米加水适量同煮沸。
方法2:将栗子晒干,磨成粉,然后放入栗子粉30g、粳米20克,猪肾1对,同煮即可。
服用:每次一小碗,一日一次。
3.活血止痛汤
组方: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
制用法:生黄芪30克 木瓜20克 元胡20克 赤勺、白芍、全当归、怀牛膝各15克 ,海风藤、防风、仓术各12克, 地鳖虫10克,川桂枝6克,甘草6克。
4.楠甲汤
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血瘀气滞者去五指毛桃,加当归15克;风寒痰湿者去血藤、走马风,加苍术10克,半夏10克,蚕砂15克;有湿热者去血藤、石楠藤,加虎杖15克等。服药时,外搽武打风湿精。
做法:刺三甲20克,入地金牛15克,血藤20克,威灵仙15克,走马风15克,丢了捧15克,三桠苦20克,穿破石15克,石楠藤15克,五指毛桃15克,九节风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