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型荨麻疹_怎样有效的预防与治疗
2016-09-1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伍含卉
一、寒冷性荨麻疹的饮食禁忌
1、避免食“发物”
对于荨麻疹患者需要注意的饮食禁忌其中就是尽量的避免一些诱发病的食物,如鱼、虾、蟹、鸡蛋、牛奶、黄豆或豆制品、茄子、竹笋、番茄、菠萝、橘子、草莓、胡萝卜、菠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2、避氏食品添剂
其次,荨麻疹患者对于食物是比较敏感的,其中要尽量的避免食品添加剂等一类的食物。如应注意避免饼干、汽水、冷饮、糖果、糕点、面包、啤酒之类的食品所含有的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等成分。有条件的话,可到医院去做变应源试验,明确自己究竟是对哪些食物过敏或不宜吃。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再次,荨麻疹患者对于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及偏食,尤其要忌暴饮暴食、一次性进食过多蛋白质、同时饮酒或进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会明显降低胃肠道消化功能,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变质成蛋白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到体内,增加变态反应发生机会。
二、寒冷性荨麻疹治疗方法
1.消除病因
消除病因,有感染时常需应用抗生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应避免食用。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
2.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胺,不能阻止组胺的释放,但对组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抗组胺药有各种副作用,最好选用副作用较少者,久用一种抗组胺药容易引起耐药性,可另换一种。或交替或合并应用。儿童的耐药性较成人大,因而相对用量也大。
(1)可选用安泰乐(羟嗪)
有良好安定及抗组胺作用,对人工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及寒冷性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
(2)肾上腺素、氨茶碱
能增加肥大细胞内CAMP而抑制组胺的释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荨麻疹或巨大荨麻疹的风团或水肿消退,尤其氨茶碱和抗组胺药合用或和肾上腺素有协同作用,对并发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适用。
氨茶碱和抗组胺药合用或和肾上腺素有协同作用
(3)6-氨基乙酸
当类型药物适用于寒冷性荨麻疹以及巨大荨麻疹,而阿托品或者是氯丙嗪适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
(4)钙剂
钙剂适用于急性荨麻疹,而利血平以及安络血等药物则可以治疗慢性荨麻疹。
(5)类固醇激素
应用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及血清性荨麻疹,对压力性荨麻疹及补体激活的荨麻疹可用少剂量。荨麻疹并发过敏性休克更须应用。
三、寒冷性荨麻疹的危害
一、涉及到危害人的生命
如果得了慢性的荨麻疹,如发生在呼吸道的喉头和支气管处,它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喉头水肿,出现咽喉堵塞感,甚至气促、胸闷、呼吸困难,伴有心慌、烦躁、恶心等,严重者呼吸困难至窒息,危及生命安全。
二、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不清楚荨麻疹严重性的患者应该感觉得到,荨麻疹会引发其他的疾病,一般后期治疗是很费劲复杂的。慢性荨麻疹发病一般伴有消化道症状,会引起恶心、呕 吐、腹泻和腹痛胃肠道功能紊乱,伴发溃疡性结肠炎等,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乱。
因此,患上荨麻疹的时候则会可能给诱发内脏等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亢,甚至可能会导致细胞恶变。而如果孕妇患上的话则会导致不育以及流产。
三、影响生活工作
慢性荨麻疹如果早期发病没有解决,它的病程会很长,有时迁延长达数月甚至若干年,晨起或临睡前都伴有瘙痒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们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因此慢性荨麻疹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而不是听之任之。
四、寒冷性荨麻疹重点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是指“通过血液分析检查,确定人体贫血、胆固醇、糖尿病、各种感染、肾功能、钙、肝功能、血液疾病及躯体异常等情况的检查。它是医院最常见的化验内容之一。血液检查应由医嘱指定,医生使用检查结果明确或支持诊断,监督或决定治疗手段,并对未确定的病情作出筛查。
2.皮肤斑贴实验
皮肤斑贴实验是研究毒物对皮肤毒性的实验方法之一。把数层纱布折叠成一定大小(方形每边1cm,圆形直径1cm),将受试物原液或稀释液沾湿纱布后紧贴于皮肤上,外盖一层油纸或塑料薄膜,用绷带固定。一般12小时或24小后解开,观察局部反应。
寒冷性荨麻疹诊断标准
1、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质后,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可消失。
2、多发于露出部位如颜面和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饮亦可发生水肿,甚至腹痛。
3、多见于女性青年。
4、常伴有头痛,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晕厥等症状,冷水中游泳或冷水淋浴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5、用冰块置于患者前臂皮肤上,两分钟后可在该部位引起典型的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