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汤怎么做好吃 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
2016-09-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秦书芹
一、土茯苓汤怎么做好吃
对于经常长痘痘的人士来说,经常服用土茯苓煲汤会有清热生津和健脾祛湿的效果,多喝无妨。但是,有不少人觉得土茯苓煲汤味道有点苦,那么,土茯苓煲汤怎么做才会吃起来不感到苦呢?
主料:土茯苓50克、胡萝卜2条、玉米2条、猪尾250克
辅料:蜜枣2粒、板栗、马蹄、枸杞均适量
制作方法:
1、将土茯苓洗干净,先浸泡1小时。
2、猪尾洗净,斩成段,过一趟沸水。
3、将胡萝卜、玉米洗净,切好,备用。
4、蜜枣、枸杞洗净,处理好板栗和马蹄(去皮)。
5、先将土茯苓、蜜枣、适量水倒入空煲里煮沸。
6、水沸后再将胡萝卜、玉米、马蹄、板栗、猪尾一起放入煲里,大火煲半个小时。然后转小火煲约2个小时。
7、等到都煲好了,最后放适量枸杞和食盐。盖上盖子再闷10分钟即可。
二、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
土茯苓与茯苓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它们完全是不同的,其功能与作用也各不相同,那土茯苓与茯苓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茯苓是利水渗湿药,可健脾安神。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茯苓也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此外,茯苓是健脾利湿药,其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而土茯苓就不一样啦,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湿疹有很好的疗效,土茯苓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同时土茯苓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症有相当好的疗效。在口感上,土茯苓偏于味苦,茯苓味淡,因此在选择上就不会混淆了。
由此可见,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还是蛮大的。不过大家在购买时依旧需要小心,如果想要买茯苓回家泡着吃,来健脾安神,利于睡眠,结果却买回来了味道苦涩的土茯苓,那就闹笑话啦。妈网百科对于茯苓、土茯苓的一些区分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土茯苓如何食用
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但由于茯苓的味道淡,所以茯苓基本上扮演一种功效补品的角色。在市场上面,茯苓常常被切成小方块,人们常常拿它泡水喝,其实茯苓也可以熬汤煮粥等等其它的食用方法。
1、茯苓栗子粥煮法的简单介绍: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最后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茯苓栗子粥补脾利湿,补脾止泻,益脾胃。茯苓栗子粥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2、茯苓鸡肉馄饨煮法的简单介绍: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而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最后煮食。茯苓补脾利湿,而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茯苓鸡肉馄饨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3、茯苓麦冬粥煮法的简单介绍: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然后一同煮熟食。茯苓麦冬粥可以安心神,养阴清心,除烦热。茯苓麦冬粥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4、茯苓酒煮法的简单介绍: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四、土茯苓的鉴别应用
土茯苓片为长形薄片,大小不等,厚约1~3毫米,边缘不整齐,淡棕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薄片)或稍粗糙(厚:片)。中间略具维管束点,仔细观察时可见砂砾样的光亮。纵切片常见花纹。导管不规则,富粉质,微有弹性,用水润湿后,手摸之有光滑感。以淡棕色、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的根茎,又名光叶菝葜。攀缘灌木,1~4m高。茎光滑,无刺,根状茎粗厚,块状。叶互生,叶柄长5~15,具狭鞘,有纤细卷须2条;叶片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或狭卵状披针形,长6~12,宽1~2,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形。生于林下灌木丛中或河岸、山谷中,产于甘肃南部、长江流域以南及台湾、海南等地。另外,尚有暗色菝葜(又名白茯苓)及同种肖菝葜属植物肖菝葜的根茎也作土茯苓用。
根茎近圆柱形或不规则条块状,有隆起结节,长5~22,直径2~5,表面黄棕色,凹凸不平。根茎坚硬,难折断,断时有粉尘散出,以水湿润有粘滑感。饮片为不规则类圆形薄片,表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多数小亮点(粘液质),周边黄棕色或灰褐色。气微,味淡、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