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牙龈健康 牙龈出问题后怎么护理
2016-09-2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孙晓凡
一、怎么样保护牙龈的健康
1、正确刷牙
很多人以为刷牙只是简单的事情,很容易,其实,刷牙也是有要求的,刷牙时要将牙刷毛向上或向下倾斜45度压在牙龈上反复按摩。或者将牙刷放在牙根部,反复上下颤动,这样可以有效清洁牙龈边缘,而且还有按摩牙龈的作用。
2、按摩牙龈
按摩牙龈可以有效促进牙龈局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可以改善组织的代谢,从而增强牙龈的抵抗力,减少牙龈萎缩,有效预防牙周病和牙齿松动的出现。按摩牙龈的方法是在刷牙后,洗净右手,将食指放在牙龈上,来回移动可以划一个小圆圈来旋转按摩,然后向牙齿方向划动,这样反复几次后就可以了。
3、少吃刺激性食物
牙龈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经常吃一些过冷过酸的食物对牙龈的刺激是很大的,这样会使牙龈受到伤害,因此,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4、戒烟
吸烟对于健康是百无一利的,吸烟不但会使得牙医上附着烟渍,给美观造成印象,而且还会对牙龈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还有可能导致牙龈萎缩,因此,最好需要戒烟来保护牙龈。
5、定期检查口腔
应该定期到口腔医院健康口腔健康,有发现牙齿疾病就及早治疗,而且可以定期洗牙,给口腔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让牙龈保持健康。
二、牙龈表面解剖结构
1、上皮:为 复层鳞状上皮,其表层通常为正角化或不全角化,上皮钉突狭长而密集,加强了上皮和固有层的连接。
(1)龈沟上皮:牙龈上皮越过龈缘向龈沟内延续并覆盖子龈沟外壁的部分。
(2)结合上皮(附着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于牙体表面的部分。此上皮从龈沟底部开始向根方延伸,其位置并不恒定。
年轻时多位于釉质表面,随着年龋的增长、逐渐向根方移动,中年以后多位于 牙骨质表面。结合上皮冠方较厚,约10多层细胞,向根方逐渐变薄。细胞扁平,其长轴与牙体表面平行。既无角化也无钉突。临床上,任何牙周手术都应避免损伤该上皮,以免破环其与牙体间的附着关系,导致牙周病。
2、固有层: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其乳头细长密集,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固有犀的胶原纤维集合成束,且有一定的排列方向,可分为五组:
(1)龈牙纤维:此纤维位于牙颈部,一端埋于颈部的牙骨质,另一端伸向冠方分散干牙龈中,它是牙龈中最大的一组纤维.
(2)牙槽龈纤维:此纤维一端埋于 牙槽骨内,另一端向牙冠方向分散于牙龈中。
(3)环行纤维:围绕牙颈部呈环行排列。这组纤维最小,并且穿插入其它纤维束之间。以上三组纤维的主要功能是牵引固定牙龈,使其紧密贴附子牙体及牙槽骨。
(4)牙骨膜纤维:起自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嵴,止于牙槽骨。其功能是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
(5)越隔纤维:起自颈部的牙骨质。呈水平方向越过牙槽嵴顶,止于邻牙颈部的牙骨质。其功能是支持近远中牙龈;保持相邻两牙的正常位置,阻止牙向近远中方向倾斜。
三、牙龈出血后怎么办
1、补充营养:出血的原因很多,因此必须找出病因,才能进行有效地防治。如果是缺乏维生素C,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片剂,饮食上也要多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如果是牙周炎,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药,并遵医嘱复诊,不能自己随便停药。但事实上成年以后牙龈是不从人体系统再得到营养的了,所以才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补充营养其实不能解决出血问题,这应该是目前的一个误区,不信你也可以先试一下补充一下VC。
2、洗牙:超声波洗牙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是针对清除牙齿结石部份。因为牙结石更容易造成牙菌班的堆积,造成牙龈炎、牙龈出血,牙周病。所以去除牙结石是医疗行为。当然在治疗的同时,齿颈部,邻接面的结石去除掉了,牙齿也会有美白的表现。洗牙的弊端在于比较痛,会出比较多的血,还有洗后牙齿表面比较粗糙,牙渍牙石的再次出现更加来得快。最后就是有可能感染疾病。
3、生物吸收治疗。使用方法是口含然后刷牙漱口。使用牙齿黄金,不仅可以通过自然渗透进入龈下溶解牙石,而且通过直接给萎缩牙龈补充营养的方式,有效控制和预防牙龈萎缩,避免牙龈出血发展成为其他更严重的炎症,效果很好,而且使用中没什么痛苦,也没副作用。 此产品属于天然植物提练产品,无色无异味,无需吃进肠胃通过消化系统,原理比较简单,就是通过每天含漱渗透溶解牙石牙渍。对内牙龈既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其有效成份还能让牙龈在口含过程中吸收到营养避免萎缩,这种形式和维C摄入方式不一样,这种属于通过由口腔直接吸收的一种方式,比较创新和前卫。
4、选择合适的牙膏。其实牙齿出血与牙膏的选择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日常护理中忽视牙龈的保护,极有可能加重牙齿疾病的恶化。目前市场上的药物牙膏较多,在此方面比较突出的是神立康固齿药物牙膏。此牙膏具有滋养牙龈,防治牙齿疾病,对牙齿出血、肿痛等情况效果不错。
四、牙龈炎的诊断
自我诊断:
自我诊断牙龈炎的简单方法是观察牙龈的色泽、质地以及有无出血表现;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致密,表面存在点状色彩。如果牙龈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肿胀,表面色彩消失,进食、刷牙、触碰时容易出血,此时即可作出牙龈炎的诊断。除上述体征外,部份患者存在牙龈发痒、发胀及口臭的自觉症状。
医疗诊断:
牙脚部份会有牙菌膜淤积,稍后齿龈和牙齿会出现逐渐分开。
鉴别诊断:
1、早期牙周炎。具有牙龈炎症,可有真性牙周袋,附着丧失,能探到釉牙骨质界,牙槽嵴顶吸收或骨硬板消失。治疗后炎症可消失,病变静止,但已破坏的支持组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2、血液病引起的牙龈出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均可引起牙龈出血,且易自发出血,出血量较多,不易止住。对以牙龈出血为主诉且有牙龈炎症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血液学检查有助于排除上述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