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哪些粗粮对健康有益
2016-09-2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韩念薇
一、各种谷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用开水调成稀糊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玉米颜色不同功效不一
不同颜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的色素品种不一样。与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
黄色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对于维持视力健康有好处。不同口感的玉米,营养价值也有区别。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爱,更有一种“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这种甜玉米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
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糯玉米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其中支链淀粉含量非常高,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而老玉米中粗纤维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对于减肥人群、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选择。
二、各种粗粮的美味吃法
糙米稀饭“刮”脂肪
我们去饭馆吃饭,偶尔能吃到一种和家中白粥口味不同的米粥,虽然也是大米煮制,但是口感和气味都比白粥要好,这就是糙米粥了。糙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够起到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锌也很多,能够改善皮肤粗糙的情况。糙米词如其意,就是粗糙的米,多数米粒还包着稻皮。糙米在一般的超市中就可以买到,外观完整,色泽黄褐色或者浅褐色的散发香味的糙米最好。
在做糙米粥之前,要先把糙米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与做正常的米粥一样煮就可以了。糙米粥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但是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直接喝这种糙米白粥,通常情况下,直接喝白粥,可能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增高。
高粱适合做点心
《红高粱》曾经让一代人对高原有一种独特的情怀,但是或者您怎么都不会想到,这样一种粗犷的食物,最适合的吃法竟然是做点心。高粱米做粥做饭,都显得略粗糙了一些,但是磨成面粉做成点心,则细腻营养了很多。
高粱米最适合做一种叫高粱粑的点心,就是把高粱米磨成粉后加入泡打粉、白糖、鸡蛋和适量水调到黏稠,揉成面团,把高粱面团按平蒸熟,下油锅稍炸,撒上芝麻即可。高粱粑对于一些胃肠功能略差的人来说不好消化,可以尝试做一些高粱羹,比如在做银耳羹或者玉米羹的时候放上一点点高粱,可以让原本就很营养的羹汤更增加一些丰润的口感。
薏米煲汤最滋补
薏米像米更像仁,所以也有很多地方叫它薏仁。现在更多的人喜欢吃薏米,因为薏米独特的生活环境让它公害更少,它喜欢生长在阴湿的地带,很多地方薏米都种在山里或者小河边。颗实饱满的薏米清新黏糯,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薏米还有很多功效。中医上说,薏米能强筋骨、健脾胃、消水肿、去风湿、清肺热等作用。
薏米对女性来说是非常好的滋补品,大量的维生素B1能够让皮肤光滑美白,还能起到抗子宫癌的作用。薏米性微寒,所以并不适合煮粥或者单吃。与一些能起到温补作用的食物一起煲汤就非常适合了,而且能起到非常好的滋补效果。薏米不容易消化,所以尽量不要多吃,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胃寒胃炎的人,吃薏米的时候一定要适量,不要多吃。
长身体吃荞麦面条
荞麦面是一种灰黑的面粉,但是别看它其貌不扬,营养价值却很高。荞麦面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用方法,不过人们最为习惯的还是用它做面条。荞麦的蛋白质比大米和面粉都高,尤其是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更适合吃一些荞麦面,其中的赖氨酸和精氨酸会让父母们都惊讶于孩子的长高速度和聪明程度。最适合食用荞麦的就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偶尔吃一吃荞麦面条,老年人可以用来减血脂、降血压。小孩子在成长期间更是少不了荞麦,荞麦面条虽然好吃,但是并不适合早餐和晚餐,容易让胃部受损,或者不容易消化,每次不应食用过多,适量原则最好。
糯米最适合做醪糟
糯米可以用来煮粥,也可以用来做汤圆,但是最健康也最神奇的做法还是把它做成醪糟酒酿。糯米可以帮助消化,也有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疲劳和头昏眼花的症状,糯米的这些效果在做成醪糟酒酿以后更加突出,而且食用起来也更方便,不太受使用量的限制。我们可以用糯米、薏米、莲子粗粉、山药粗粉、芡实米、茯苓粗粉、酒酿曲适量混合在一起,将拌匀的原料放入搪瓷盆中,加水适量。在笼屉中蒸1小时,拿出放冷,拌入酒酿曲,把盆放在约25℃的环境中,约36~48小时,原料即发酵成为酒酿。
如果爱吃甜的可以加一些冰糖,醪糟酒酿可以在中午和晚上服用,不但帮助消化,而且镇静安神,也会让胃觉得很舒服。此外,薏米健脾利湿,莲子和山药补脾益肾,茯苓补气,各种原料相配,补虚强身。做成的醪糟酒酿实在是最营养健康的搭配。
三、合理膳食需注重补充的几大元素
平衡饮食,稳定体重
为了使中老年朋友获得合理营养,达到饮食平衡。在平日的生活饮食应该提供符合中来年供给量的标准饮食。蛋白质摄入达到1.0-1.2g/kg体重,约等于每天75g,而且应该选择优质蛋白的来源为蛋、奶、豆制品、鱼、虾,争取做到每天一杯奶、一个鸡蛋,半片鱼,半碟豆腐、一个手掌大小的红肉。
脂肪
人到中年后,身体的各方面机能都在减弱,所以就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营养。
人入中年除了脂肪以外的组织都在减少,胆汁分泌减少、脂肪酶活性降低,故而我们认为中老年朋友脂肪的摄取量不宜过多。并且应该减少动物脂肪(猪油、牛油等)在脂肪中的比例,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也要注意少吃。例如:蛋黄、蟹黄、黄鳝、鱼籽、五花肉之类的食物,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肉、虾肉、里脊肉可以作为肉类的主要来源。
糖类
中老年的糖耐量会降低,发生血糖增高,所以不宜食用含蔗糖过高的食物。平日里的主食中可以杂以各种豆类、小米、荞麦、燕麦等粗粮,能有效稳定血糖。
钙
中来年易患骨质疏松,主要是含钙食物的摄取不足,或者是自身对钙吸收和利用率降低。补钙同时切勿忽视了维生素D的补充,否则光补不吸收,只会增加肾结石、高钙血症的风险。中老年朋友钙摄入量每日在800-1000mg左右,不超过2g奶制品是最佳来源,其次是豆制品和一些每日食用量不可能太高的食物:虾皮、芝麻酱等。多晒晒太阳能促进人体生成维生素D,能提高钙的利用率。
铁
食物中最佳铁来源是血红素铁,吸收率高,平时应注意多吃一些猪肝、家禽、动物血。维生素C是铁的促进因子,新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酸枣、猕猴桃)都是不错的来源。
硒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在体内起到抗氧化的作用。适宜的硒水平能维持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的健康。美国补硒干预实验发现,服硒实验组总癌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硒元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受到当地水土中硒含量的影响。动物肝脏、肉类、海产都是良好的来源。
锌
武汉市对150名城区随机抽取41~ 86 岁近期无急无严重器质性疾病、肝肾功能正常的中老年朋友,调查研究中缺锌率达12.2%,这个数字值得警醒!锌元素跟人体的免疫力、伤口愈合、味觉、食欲、前列腺等密切相关,中老年朋友可在平时饮食中注意添加贝类、海产、干果等增加锌元素的摄取。
四、女性饮食常犯的4个错误
误解一、主食淀粉含量高,容易导致肥胖
这个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事实并非如此。1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量,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分别产生4千卡的热量。而主食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说主食热量高是没有道理的。其实很多主食不但热量不高,还可以提供饱腹感,反而有利于减肥,比如燕麦、红豆、荞麦和黑米等。然而,有一个天大的恐怖消息我要告诉你,一个鸡翅等于三两米饭,600毫升的啤酒堪比两个馒头!
误解二、多吃粗粮比细粮好
这个观点也有弊端。吃主食的精髓在于粗细搭配,比如蒸米饭时加些小米、红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麦。但如果粗粮吃太多,就会影响消化,增加胃肠负担,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长期大量食用,还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降低人体免疫力。因此,健康成年人每天最好只吃50~100克粗粮,占到主食总量的1/3左右。对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消化吸收功能弱,应该适当少吃粗粮,并且通过粥煮得软烂黏糊、粗粮磨粉冲水等方式来促进其消化吸收。
误解三、主食只包括谷物和杂豆
这种看法有点片面,广义上来看,主食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薯类等所有食材。所以吃了土豆、红薯、南瓜等富含淀粉的食物后,要适当减少吃其他主食的量。因为这些食物所含热量要比普通的蔬菜水果高,长期大量吃而不减主食会导致肥胖。需要提醒的是,这烹调时尽量不要油炸,一方面能减少致癌物的产生,另一方面也能控制热量的摄入。
误解四、晚餐最好不吃主食
“晚餐不吃主食,只吃水果蔬菜”这种果蔬减肥法在年轻白领中很流行。有调查显示,为了减肥,60%多的女性白领每天摄入主食不足。其实晚餐不吃主食,不但减不了肥,反而丢掉了健康。
如果人体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就会动用组织蛋白质及脂肪来解决,而组织蛋白质的分解消耗,会影响体能;大量脂肪氧化,还会生成酮体,导致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甚至记忆力也会下降。专家建议,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量为250~4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