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口病的饮食禁忌 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易患病
2016-10-1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彭惜霜
一、雪口病的分型
1、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即通常说的“鹅口疮”,主要好发于新生儿、婴儿,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主要表现是口腔粘膜充血,表面可见白色乳凝状或淡黄色的假膜,稍用力可将假膜擦去,病损下方能见到充血的粘膜基底。感染甚至能往口腔后部蔓延至口咽、气管和食管,造成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念珠菌病。
2、急性萎缩(红斑)型念珠菌病,一般俗称为抗生素口炎,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和假膜型念珠菌病同时发生。这类患者一般有长时间大剂量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病变好发于舌部,舌背中线处舌乳头萎缩,严重时还可形成小的溃疡面,相应的腭粘膜可出现充血的红斑区。
3、慢性萎缩(红斑)型念珠菌病,也就是常说的义齿性口炎,这个类型在老年患者中最为常见。病程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可以复发。最常见的表现是在假牙的承托区粘膜充血发红肿胀。可有口干和烧灼感的症状。舌乳头萎缩,舌背发红,伴有口角糜烂。一般能在假牙基托表面检查出念珠菌假菌丝和孢子。
4、慢性增生型念珠菌病,主要见于吸烟或口腔卫生状况差的患者,容易发生在口角联合区,粘膜充血糜烂,出现结节或颗粒。
二、雪口病的致病因素
(一)病原茵的毒性改变
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与致病力有密切关系。在消化道或阴道内寄生的酵母型念珠菌并无致病性,而当它发育为菌丝型时,才有致病性。
(二)宿主的防御功能低下
主要有:①婴、幼儿营养不良;②全身重度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③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对机体防御功能有严重影响;④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⑤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爱狄森病、脑下垂体功能低下者,均易患念珠菌病。
(三)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和工作条件均与白色念珠菌发病有关,如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工作,易于发生皮肤念珠菌病。慢性局部刺激,如义齿、托槽、过度吸烟等,改变了局部的微环境,均可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因素。接触传染,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在产院婴儿室中,病原菌可来源于产妇的阴道,使初生儿发生鹅口疮。由于产妇阴道的感染,20d内的新生儿发生皮肤念珠菌病的也最多。
三、服用盐酸莫西沙星片会出现雪口病
25%~50%的健康人口腔、阴道、消化道可带有念珠菌,但不发病;而非致病性念珠菌,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病性的,故有人称念珠状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幼儿雪口病、托牙性口炎、口角炎、念珠菌性白斑病和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患者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均在50%以上。
在莫西沙星的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为轻中度(大于90%),由于不良反应导致不能使用莫西沙星治疗的病人为3.6%。根据莫西沙星的临床试验总结出的常见不良反应(其相关程度分为很可能、可能和无法评估)列表如下:
发生率≥1%且发生率≥1%且<10%
全身症状:腹痛、头痛
消化系统:恶心、腹泻、呕吐、消化不良、肝功能化验异常
特殊感官:味觉倒错
神经系统:眩晕
心血管系统:合并低钾血症的患者qt间期延长
发生率≥0.1%且发生率≥0.1%且<1%
全身症状:乏力、念珠菌病、疼痛、不适、胸痛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高血压、心悸、qt间期延长
消化系统:口干、恶心和呕吐、腹胀、便秘、口腔念珠菌病、食欲下降、口腔炎、胃肠失调、舌炎、γ谷氨酰胺转
肽酶增高
血液和淋巴系统:白细胞减少、凝血酶原减少、嗜酸细胞增多
代谢和营养:淀粉酶增加
骨骼肌肉系统:关节痛、肌肉痛
神经系统:失眠、眩晕、神经质、嗜睡、焦虑、颤抖、感觉异常。
四、雪口病的饮食禁忌
饮食宜忌:
营养合理:
食物应当尽量做到多样化,粗细粮搭配均衡。多吃豆类,蘑菇类食物。
营养丰富:
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食物。
新鲜清淡饮食:
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提倡多食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选择口味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多喝酸奶,蘑菇汤,海带汤,黄花鱼汤。
少食发性、刺激食物:
少吃牛羊肉,狗肉,鸡肉,鱼虾等发性食物,不吃煎炸熏烤的食物,不吃味重的食物。忌烟、酒,不吃辛辣、粗糙的食物。
食疗方法:
芝麻油5克,滴于淡盐汤中,待温凉后,滴入小儿口内,每次4—5滴,每日10余次。本方具有清热润燥的功效。
野蔷薇花90-120克,洗净,隔水蒸,取锅盖之水,冷凝后收集于瓶内备用。用棉拭蘸取此液轻轻拭去患儿口内假膜,然后散敷患处。本方具有清热解毒、促进愈合的功效。
小儿雪口金银花露1小盅,饮服,每日3次。或用金银花露擦拭假膜。本方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