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治疗口吃的土方法 口吃的预防措施
2016-10-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秋双
一、治疗口吃的偏方
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突破法:
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要大胆说话,许多名人如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是通过大胆说话战胜了口吃。有兴趣的网友可看看一位口吃患者当上记者的成功故事《磨81》,被誉为中国版《国王的演讲》。可看看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优酷网:为了当记者,口吃猛人在公交车上演讲300多次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方法:
每天或需要说话之前,服一定当量的镇静剂,缓解紧张情绪,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预言流利。该方法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有一定影响力的有Xanax,Celexa,prozac,Paxil,zyprexa等药物。注意:药物治疗方法必须要在医生监督下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沉默疗法:
用英语表达就是:silencetherapy。在你紧张或有口吃预期的时候,少说或不说。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长年的口吃,会强化你的条件反射。但是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你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你需要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
二、预防青少年口吃的方法
一、儿童未发生口吃的预防
口吃患者中有相当部分的人是小时候见人家口吃的样子特别有趣,就学习口吃患者结结巴巴的样子,学久了,自己就成为一个口吃者。因此,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模仿别人的口吃时要马上劝阻。劝阻他们千万不要学习别人的口吃。
1、儿童时期的孩子有一个心理特征就是好模仿。因此,不仅家长与老师,所有的成人都有这个任务:劝阻孩子模仿口吃。社会也有这个义务。笔者认为,电影、戏剧中最好不要出现口吃者。笔者治疗的口吃者中就有模仿(渡江侦察记)中的口吃者而得的,也有模仿《黑猫警长》中的口吃者得的。为了避免更多的孩子从影视或戏剧中模仿口吃者,笔者倡议所有的影视作家、戏剧作家们不要创作口吃者的形象。
2、不要吓唬孩子。口吃患者中有不少人是由于受了惊吓而成为口吃者的。为了杜绝孩子由于受惊吓而成为口吃者,家长千万别吓唬孩子。孩子比较幼小,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惊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就是不发生口吃也可能发生其他心理疾病。所以,家长和老师等成人不要用吓唬的手段教育孩子。
3、在孩子偶尔发生口吃而受到伙伴的哄笑时,老师与家长要批评哄笑者,对受哄笑的孩子要及时进行安抚。让他不要在乎伙伴们的哄笑。向他说明哄笑者并无意,以后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以消除他的担忧。
二、儿童刚有口吃的预防
处在儿童期的孩子,他们的发音器官、生理、心理尚处在未成熟阶段,刚有口吃现象发生,还不是真正的口吃患者,这称为假性口吃。此时,如果家长、老师能正确对待,许多孩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1、不要打他、骂他,不要取笑他,更不能学他口吃的样子。打骂、取笑、学他的样子对孩子来说,只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产生害怕心理,口吃只会越来越严重。正确的态度是对他们的口吃抱无所谓,让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无数事实证明,当孩子有一些口吃现象,老师与家长应对他们抱有正确的态度,耐心地让他们把话讲完。在他们话讲得流利的时候就鼓励他们,这样不少孩子的口吃现象会慢慢地改掉的。
2、家长对孩子的口吃要抱宽容态度,要无所谓,不要紧紧盯住孩子的口吃。家长或老师如果容纳他们的口吃,对他们发生门吃现象抱无所谓态度,孩子自己也就不在乎。自己不在乎,在说话时心理就不紧张。心理不紧张,口吃也就会慢慢地好起来。如果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口吃现象紧盯不放的话,他们的㈠吃不但不会好起来,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3、可以让他们慢慢地朗诵诗歌或说故事。不识字的儿童可以让他们学看图说话,说得流畅时就表扬,说得结结巴巴时可以鼓励他们慢慢地再说一遍。与其口吃现象严重了才引起家长与老师的注意进行矫治,不如在口吃现象刚发生时就要予以正确应对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口吃现象、消除口吃现象。口吃现象发生的第一个高峰阶段是在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如果这一阶段家庭与学校能够正确地对待有口吃现象的孩子,则他们中的大部分就会不治自愈。
三、成人如何纠正口吃呢
其中从口吃患者身上发现,他们自身机体的紧张感是导致病症反复的原因,而肌肉的放松是主要治疗的目标。由于恐惧紧张的发生,让患者表现出言语上的困难,更多时候是精神压力的影响,在治疗上需要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放松和解压,同时催眠术是很好的降压方式,可以降低和消除自己压力,但是需要因人而异。
不要隐瞒自己的口吃
不错,你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也仅此而已。当你有话要说时,你就照直去说,爱怎么口吃就怎么口吃。在你口吃时,要保持平静的脸孔,不要挤眉弄眼或做别的傻事,直截了当地但是友好地去说。这需要做一些练习,尤其是在说话时保持友好的态度这一点需要练习。你说的越多、口吃的越多,你的口吃就越容易被控制。
词语替换
不要使用词语替换的办法逃避口吃。一旦你开始说一个词时,坚持说下去。当你在某个词的第一个音节上卡壳以后,你会突然用另外一个词来代替前面那个词,这个词可能更容易说出来,但是这样做让人觉得很滑稽,非常滑稽。如果你换用别的词,你给人的印象就是犹豫不决或可笑。尽量使用正确的说话方法。如果因为在正确的词汇上会发生口吃,而用不太正确的词汇去代替的话,别人会觉得你这个人很奇怪。不要使用貌似高贵的词语,即使“额头”比“脑门”更容易说,但是如果它会引起疑问的话,也不要使用。
注意事项
我们知道一些口吃的成年人是非常渴望别人的尊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口吃变得特别的胆小,因此,在这样的方面,心里障碍是影响口吃的关键。所以治疗口吃必须消除心理上的阴影,可以适当的进行户外锻炼,加强身体口吃的调节,多和朋友接触,平时多做一些发音练习。
四、儿童口吃的三种临床表现是什么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节律障碍,表现为说话时声音不自主的重复、延长或语流中断、阻滞而不流利。口吃是儿童比较常见的语言障碍,多发生在2~5岁阶段。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三大类:
发育性口吃:儿童在2~3岁学习说话时,由于言语功能发育不成熟,掌握词汇有限,说话太过紧张,想得比说得快,就不能迅速选择词汇,造成口吃,这是言语发育的正常现象。这时,家长和老师不要指责、训斥或纠正他,以免加重儿童的心理紧张。应该耐心倾听儿童讲话,并带着他慢慢地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发育性口吃会逐渐消失。
模仿性口吃:有的儿童模仿说话口吃的小朋友,不自觉地成了习惯,形成口吃。这时,家长和老师应采取“忽略”的方法,口吃的情形会渐渐好转。
社会性口吃:主要是精神刺激(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受到了强烈的惊吓或学习等负担过重)引起恐惧、焦虑、愤怒等紧张情绪的结果。这时,家长和老师要多给其温暖和关怀,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望,尽量减少和消除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消除其自卑的情绪,鼓励他树立信心,多接触他人,创造与人言语交流的机会;进行语言训练,逐字逐句模仿,由易到难,逐渐掌握讲话流利的规律;避免嘲笑或模仿,避免惩罚或歧视,不要强行纠正,否则会使儿童心理更为紧张,使口吃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