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患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如何做好腮腺炎的保健工作
2016-10-2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吕幻丝
一、腮腺炎不能吃哪些食物
1.鸡肉: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故腮腺炎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
2.鲤鱼: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
3.桃子: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小儿腮腺炎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证实证,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
4.胡椒:性大热,味辛辣,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刺激物胡椒。
5.黄鱼:又称石首鱼,根据前人经验,此乃发物,有发动病气、促发疮毒之害。腮腺炎患者,切莫食用。
6.羊肉: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腮腺炎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传染性发热肿胀疾患,饮食宜清不宜温,宜冷不宜温。羊肉温热助火,益气补虚,法当忌食,否则益增其疾,加剧病情。
7.丁香:为民间常用的五香粉主要成分。性温,味辛,易助热上火。患有腮腺炎的病儿,腮腺肿痛发热,理当忌食丁香。
8.蔬菜:如芹菜、竹笋、毛笋、冬笋、韭菜,蒜苗、豆芽、菠菜、黄瓜等都需用力咀嚼后才能下咽,腮腺炎患儿腮部肿胀时必须忌食,消肿后应煮烂食用。
9.带鱼:性温,味甘,属海腥发物,诸病忌之。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期间切勿食之。
10.龙眼肉: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古代医家及民间群众都认为它有助热上火生痰之弊。腮腺炎乃火毒为患,法当忌之。
二、小儿腮腺炎的日常保健护理
合理的饮食对于患了腮腺炎的病儿也很重要,病儿常会诉说张嘴和咀嚼食物时疼痛加剧,因此,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饭,如牛奶、米粥、面条汤等,菜也要炒得烂一些。病儿忌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可刺激腮腺分泌增加,使腮腺肿痛加剧。要给病儿多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对于发热38.5℃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药。
在腮腺肿大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局部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肿胀经2~3天可达到高峰,摸起来局部有些发热,触之较硬,此时可使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如意金黄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婴幼儿皮肤娇嫩宜用茶水调制,以免刺激皮肤。年长儿可用醋调制,以增强其疗效。具体作法是,用茶水或醋将如意金黄散调制成糊状,涂在纱布上,然后敷在腮肿的的部位。每日更换2次,而且要经常用茶水或醋滴在敷用的纱布上,以保持药物湿润充分发挥作用。敷药后注意观察,如肿胀范围缩小,说明病情好转,可以继续外敷。如果局部皮肤发红、发痒,应改用茶水调制,或停止外敷。
腮腺炎病儿还须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家长要督促孩子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孩子患了腮腺炎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的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
三、腮腺炎的病因是什么
1.感染性
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病因为腮腺分泌机能减退者(如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者、手术禁食者等)、腮腺导管口堵塞及腮腺淋巴结炎、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病毒性腮腺炎:常见腮腺炎病毒,还可见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
2.免疫性
如干燥综合征、米库利奇病等可引起慢性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3.堵塞
主要腮腺管及分支堵塞继而引起细菌感染,多见涎腺结石、黏液栓及较少见的肿瘤,多见良性肿瘤。
4.病因未明
慢性非特异性腮腺炎、复发性儿童腮腺炎、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等,极少由某些药物引起。腮腺炎的原因每个患者都要清楚,另外要谨慎对待自身腮腺炎的原因,避免腮腺炎威胁到患者的身体,给患者带去巨大的心理压力,另外对于腮腺炎疾病患者做好诊断治疗也是尤为关键的。
5.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导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四、腮腺炎治疗的办法
一、拔罐:
(一)、取穴:主穴:身柱、阿是穴。
(二)、治法:共有二种拔罐法,宜任选一种。
一为刺络拔罐之法,先令患儿取正坐位,以1~1.5寸30号毫针刺入阿是穴,深约0.8~1寸,得气后用捻转泻法,行针半分钟后即取针,用消毒棉球轻压不使流血。接着嘱咐腮腺炎患儿伏卧,在身柱穴常规消毒后,用小三棱针点刺,一点即出,随之以双拇指挤压针孔,出血一滴。根据年龄大小,选择合适口径的罐具,以架火法(即用青霉素瓶盖,倒置于穴上,上放一个浸有95%酒精的半干棉球,点燃),或真空拔罐器在身柱穴上吸拔。留罐7~1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隔日治疗一次,不计疗程。
二、针灸穴位耳针:
(一)、取穴:主穴:屏尖、面颊。配穴:肾上腺、胃、胰胆、对屏尖。
(二)、治法:主穴屏尖每次必取,如效不显可酌加1~2个配穴。屏尖穴针法,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食指挟持耳屏,拇指指切耳屏尖上缘,右手持30号1寸长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深度以不刺透屏尖穴内侧皮肤为度,捻转得气后急速出针。余穴采用捻入法进针,留针60~120分钟,每30分钟运针1次,反复运针2次后起针。每次取一侧耳穴,两耳交替,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刺血:
(一)、取穴:主穴:少商、关冲、少泽。配穴:大敦、合谷、关元、大椎。
(二)、治法:主穴每次取1~2穴,少商每次必取,配穴据症而取,头痛加合谷,发热不退加大椎,并发睾丸炎加关元、大敦。取准穴后,用消毒三棱针(或28号0.5寸毫针)在主穴上点刺,并挤压出血3~6滴。双侧肿大取双侧,单侧肿大取一侧。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配穴大椎、大敦穴亦依上法点刺,合谷、关元以28~30号毫针刺,得气后施泻法或平补平泻不留针。轻者隔日施治1次,重者每日1次,对5日以上腮部肿胀不消者,外敷锡类散膏,淋巴结肿大者外贴紫金锭膏,具体方法为:将锡类散或紫金锭0.1~0.2克,倒在3~5厘米见方的胶布上,滴入食醋1~2滴,均匀涂于胶布中央,贴于患处,隔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