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导致的牙结石 五个不良生活习惯易引起牙结石
2016-10-2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罗翠芙
一、牙结石什么原因引起
牙结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牙结石是很多人存在的一种牙齿疾病,疾病性因素或是长期不良的卫生习惯等都会引发该病,给患者的口腔健康带来伤害,还会诱发其他并发症的产生。那么,牙结石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下面看看有问必答网的小编是怎么说的吧。
牙结石的原因:
一、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或未养成刷牙、漱口等口腔卫生习惯。
二、牙面粗糙、牙排列不整齐、有不易清洁的修复体等。
三、与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如若常吃软性精细的食品,牙石沉积较快,反之摄入粗糙的食物则牙石沉积受阻。
四、摄入蔗糖多的人,由于牙菌斑形成多,软性牙垢沉积较多。
五、摄入含钙、磷成分较多的食物,则牙结石形成较快。
牙结石的原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发现自己患上牙结石的时候,就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看看,判断是什么原因引发的疾病,然后积极进行治疗,才能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二、牙结石的症状表现
牙结石是附着在牙冠或牙颈部的钙化的矿物质。牙结石的存在可引起牙龈和牙周组织病变。可以说,牙结石是牙龈病的病因之一。牙结石常常引起牙龈组织出血及口腔异味等。如果一个人的牙周组织发炎,又有大量牙结石,可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此时如果及时去除牙结石,有利于牙周组织炎症的消退。牙结石有多有少,不同的牙齿部位其数量不一样,了解牙结石的多少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常常用牙结石的多少作为研究牙周病的指标之一;个人了解牙结石的多少可以测量自己刷牙的质量,为清洁口腔作参考。牙结石的多少可分为以下几度:
0度:无软垢及牙结石。
l度;少许软垢或牙结石,但末超过牙面的l/3。
2度:有牙结石,末超过冠面的1/3,有少量的龈下结石。
3度:牙结石不超过冠面的2/3,有较多的龈下结石。1.牙宣:早期有牙齿浮起感,咀嚼无力,遇冷水时牙齿发酸,经常有口臭、口粘,进食或刷牙时牙龈流血。
2.牙列缺损:是指在上下颌牙列内部分牙齿缺失。其中以龋病和牙周病最为常见。
3.牙列缺失:指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的天然牙全部缺失。用以修复上下颌牙列缺失的义齿,成为全口义齿。用以修复单颌牙列缺失的义齿,称为单颌全口义齿。
4.错颌畸形: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关系错位、上下颌骨位置或大小异常及牙颌与面颅关系不协调等畸形,又称牙颌畸形。
三、怎么去除牙结石效果好
一、坚持正确刷牙。在牙结石刚刚形成还没有有矿化的时候,刷牙是最简便最有效的去除牙结石的方法,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是预防牙结石沉积的重要措施,不仅可清除食物残渣、牙面菌斑、牙垢污物,防止牙结石的形成和沉积,而且还能起到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的作用。相关文章:牙结石可以洗牙吗
二、合理饮食。我们应合理营养,粗细搭配,少吃含糖高的或者粘性大的食物,不吃零食。
三、定期洗牙。一般成人每年应该做到1-2次洗牙,主要是为了清洁我们平时刷牙所刷不到或者刷不掉的牙结石。洗牙可以减少牙结石对牙龈及牙周组织的压迫。
牙结石对我们牙齿以及牙周组织的危害不可忽视,因此,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多加关注我们口腔的卫生,洗牙是当下去除牙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建议大家最好都定期去医院洗个牙,去除牙齿上面的牙渍菌斑,牙结石之外还能预防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
四、怎样预防牙结石
怎样预防牙结石
大部分成年人都有程度不同的牙结石。牙结石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硬性斑块,其外形似黄色干石灰块,较坚硬,易使牙龈出血。沉积在龈缘或龈沟内的结石,对牙龈造成持续性的刺激和压迫,使牙龈组织局部营养障碍,抗菌能力降低,牙龈易出现炎症、出血、萎缩,严重时可引发牙周脓肿,牙齿松动、脱落,破坏牙列完整,妨碍咀嚼功能,加重消化道负担,影响机体健康。
预防牙结石主要是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多喝开水。有少量牙结石者,可以对着镜子用小刮匙或其它金属器具小心剔除;结石较多,或位于难以剔除部位者应到口腔科“洗牙”。要防止牙石的形成,应做到:
清除牙面上的牙菌斑,最简便有效地方法就是认真刷牙。有资料显示,高质量的刷牙可除去牙面上90%以上的牙菌斑和软垢。
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进食松软黏性食物,尤其是儿童少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适当多进食些纤维性食物,以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矫治牙列不齐牙齿拥挤、错位,消除单侧咀嚼的不良习惯,使所有的牙齿均发挥其咀嚼功能。
应每隔半年至一年时间到医院口腔科检查1次,如发现有牙石形成,及时由医生去除(俗称洗牙,医学上称洁治)。
注意事项
另外,有些人在“洗牙”后可能出现对冷、热、酸、甜过敏的症状,这是因为牙石刺激使牙龈萎缩、部分牙根暴露,“洗牙”前因有牙石包绕在牙根周围,因此冷热等刺激时无症状,当去除了牙石后,根面暴露就出现了过敏表现。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饮食上注意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酸、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过一段时间过敏症状就会逐渐消除。如过敏症状较重,可请医生作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