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一般护理措施 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饮食宜忌

2016-12-08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涵蕾

一、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一般护理措施

  一、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般护理措施

  1.加强护理和营养 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充分休息,多休息可以使机体紊乱的内环境得到平衡。

  2.预防感染 应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

  3.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来提高个人抵抗力。

  4.注意对患处的保护,避免有患处的损伤,不要用手挠患处。

  5.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饮食上可多摄入一些牛奶、豆制品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增强皮肤抵抗力。

  6.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鱼、虾、蟹等极易引起皮肤过敏,要尽量避免食用。

  二、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饮食上可多摄入一些牛奶、豆制品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增强皮肤抵抗力。

  (二)不适宜食物

  鱼、虾、蟹等极易引起皮肤过敏,要尽量避免食用。

二、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饮食宜忌

  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饮食宜忌

  一、饮食适宜: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维生素P含量高的食物。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黄花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能够增加血管的张力,从而促进血管破裂的风险。不利于本病患者的康复。150g清炒食用。

  大白豆。含有丰富的淀粉,纤维素、维生素B,能够改善血管的张力,降低血管扩张破裂的风险。50g与排骨同炖食用。

  清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与动物性蛋白质具有很好的辅助性作用,可为机体提供一个必须的蛋白质水平。250毫升与牛奶250毫升一起食用。

  三、饮食禁忌:1.忌吃厚味重的食物;2.忌吃饱和性脂肪酸高的食物;3.忌吃热性的食物。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烤肉串。属于烧烤的食物,含有大量的高温分解的毒性物质,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所以患有本病的患者需要禁忌食用。宜吃新鲜的肉品。

  玉米花。属于燥性的食物,可增加体热的蓄积,从而诱发毛细血管的扩张,可因此促进毛细血管的破裂。宜吃蒸煮型的玉米。

  小麻椒。属于肥腻的食物,可增加血管管壁的厚度,从而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宜吃精瘦肉。

三、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症状

  一、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症状

  典型症状:皮损初发于小腿,以后扩展至股部、腹部和臀部。其分布可呈全身性或单侧性,或局限于某一部位,或沿神经分布。一般呈线状排列,亦可表现为细小血管瘤。有些患者皮损可侵及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图1)。

  相关症状:剥脱性皮炎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 内出血

  本病多见于40~50岁妇女。皮损初发于小腿,以后扩展至股部、腹部和臀部。其分布可呈全身性或单侧性,或局限于某一部位,或沿神经分布。一般呈线状排列,亦可表现为细小血管瘤。有些患者皮损可侵及眼结膜和口腔黏膜。

  二、疾病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需与不典型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伴发系统疾病的毛细血管扩张症相鉴别。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皮损分布广泛,好发于身体上部,对称性,有出血特点。伴发系统性疾病的毛细血管扩张症在末梢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袢动脉段的内皮细胞中含有活性碱性磷酸酶。

四、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知识

  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本病为一种原因尚不明的泛发于四肢和躯干的毛细血管扩张症。多见于40~50岁妇女。病因还不明。皮损初发于小腿或沿神经分布一般呈线状排列,亦可表现为细小血管瘤。无特效治疗,口服抗生素对部分患者可能有效。

  本病多见于40~50岁妇女。皮损初发于小腿,以后扩展至股部、腹部和臀部。其分布可呈全身性或单侧性,或局限于某一部位,或沿神经分布。一般呈线状排列,亦可表现为细小血管瘤。有些患者皮损可侵及眼结膜和口腔黏膜

  一、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

  本病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病理:真皮上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管壁仅由内皮细胞组成,碱性磷酸酶活性缺如。说明扩张的毛细血管系毛细血管袢的静脉部分。

  二、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治愈率:55-70%

  治疗周期:4-8周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尚无特效治疗。治疗病灶感染,口服抗生素对部分患者可能有效。

  (二)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