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鼻咽癌症状有哪些 9个症状引起病发

2016-10-2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吴凡梅

一、鼻咽癌详细症状

  (1)涕血和鼻出血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肿瘤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而黏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

  (2)耳部症状肿瘤在咽隐窝或咽鼓管圆枕区,由于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咽口,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

  (3)鼻部症状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更易引发鼻塞。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

  (4)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5)眼部症状鼻咽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虽然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状就诊。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状和体征:视力障碍(可失明),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眼底检查视神经萎缩与水肿均可见到。

  (6)脑神经损害症状鼻咽癌在向周围浸润的过程中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嗅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则甚少受累。

  (7)颈淋巴结转移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痛、质硬,早期可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

  (8)远处转移个别病例以远处转移为主诉而就诊。

  (9)恶病质可因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者。

二、鼻咽癌发病因素

  1.遗传因素

  (1)家族聚集现象

  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

  (2)种族易感性

  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或侨居国外),其后裔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3)地域集中性

  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

  (4)易感基因

  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在鼻咽癌肿瘤细胞中发现多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区(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肿瘤抑癌基因的变异。

  2.病毒感染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一株可以传代的淋巴母细胞株。电镜下可见疱疹型病毒颗粒。由于它具有与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性,故命名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

  从鼻咽癌组织中可分离出带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少数在电镜下可见病毒颗粒。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EB病毒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和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估计预后和随访监控的指标。

  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被认为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3.环境因素

  有报告显示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其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反之,生于东南亚的白种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内的婴儿,在断奶后首先接触的食物中便有咸鱼。另外,鱼干、广东腊味也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这些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人的胃液pH值在1~3时,亚硝酸或硝酸盐(需经细胞还原成亚硝酸盐)可与细胞中的仲胺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如镍等在环境中含量超标,也有可能诱发鼻咽癌。

三、中医治疗鼻咽癌

  桃仁活血汤

  【来源】蔡伟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15克,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鸡内金12克,葛根12克,陈皮9克,丹参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气补血,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黄芪、当归益气补血;红花、赤芍、桃仁、丹参活血化瘀;葛根生津散火;鸡内金、陈皮消食化痰。诸药合用,具补益气血、化瘀散结之功。实验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增加组织的血流量,减少组织纤维化,因而应用本方结合放疗能提高疗效。

  【主治】鼻咽癌。

  【疗效】本方结合放疗治疗92例,与单纯放疗治疗的105例作对照进行疗效观察。治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1.3%和80%;3年生存率分别为67.4%和33.3%;5年生存率分别为32.5%和24%。证明本方结合放疗的疗效较单纯放疗为优。

  三参二冬汤

  【来源】潘明继,《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麦冬、天冬各12克,沙参10克,元参9克,党参12克,生地10克,白茅根12克,玉竹、金银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各30克,茯苓、白术各10克,甘草3克,丹参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组成】麦冬、天冬各12克,沙参10克,元参9克

  【方解】方中麦冬、天冬、沙参、元参、白茅根、玉竹、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丹参活血化瘀;金银花、白毛藤、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全方配伍合理,气阴双补,扶正祛邪。故本方不仅可以减轻鼻咽癌放疗的副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调节体内免疫功能,提高远期疗效。

  【主治】鼻咽癌。

  【加减】脾胃虚弱加大枣、黄芪、砂仁,酌减白茅根、元参、麦冬、天冬、生地剂量;气血两虚、白血球降低加枸杞子、生黄芪、鸡血藤;发热加黄芩、青蒿、连翘;食欲不振加麦芽、山楂、建曲、鸡内金;便秘加全瓜蒌、麻仁、大黄;失眠烦躁加枣仁、五味子、珍珠母。

  【疗效】本方结合化疗治疗150例,结果3年生存率为72%;5年生存率为58%,10年生存率为30.8%。

四、鼻咽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前鼻镜检查

  少数病例可发现新生物侵入后鼻孔,多呈肉芽组织状。

  2.鼻咽镜检查

  对诊断极为重要。

  (1)间接鼻咽镜检查

  须反复仔细寻找可疑之处,咽部反射敏感检查不能合作者,可表面麻醉后再检查;如仍不成功,可用软腭拉钩拉开软腭,或用细导尿管插入前鼻孔,其前端由口拉出,后端留于前鼻孔之外,将两端系紧、固定,软腭被拉向前,可充分显露鼻咽部,并可进行活检。

  (2)鼻咽纤维镜或电子鼻咽纤维镜检查

  一种可弯曲的软性光导纤维镜。从鼻腔导入(表面麻醉后),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最有效的现代工具。

  3.病理检查

  (1)活检可采取经鼻腔径路或经口腔径路。活检如为阴性,对仍觉可疑者需反复行之,并密切随诊。

  (2)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或颈淋巴结细胞学穿刺涂片检查若颈侧淋巴结肿大,且质硬者,应作颈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若鼻咽部无明显可疑病变,须考虑淋巴结摘除活检。

  (3)鼻咽脱落细胞学诊断取材恰当,即时固定,染色和检查,可补充活检之不足。以下情况较适合本检查: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以动态观察疗效;对于隐性癌者,可在多个部位分别取材送检;用于群体性普查。

  (4)细针抽吸细胞学(FNA)检查FNA对转移性鼻咽癌的诊断是非常有价值的,如颈部淋巴结受累,用此方法可以对原发肿瘤进行评估。它具有安全、简便、结果快速、可靠等优点。

  4.CT扫描

  CT扫描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

  5.磁共振(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MRI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对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MRI有独到的作用。它可以鉴别放疗后组织纤维化和复发的肿瘤。复发肿瘤呈不规则的块状,可同时伴有邻近骨或(和)软组织结构的侵犯以及淋巴结肿大。

  放疗后的纤维化呈局限性增厚的块状或局限性的不规则的斑片状结构,与邻近组织的分界不清。在T1加权像上,复发的肿瘤和纤维化组织多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复发肿瘤为高信号,而纤维组织呈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