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期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进行正确的预防
2016-12-0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柴凝芙
一、月经后期的西医原因
1、内分泌功能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早衰也会导致月经推迟。
2、慢性病:一些常见的慢性肝炎、肺结核、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常常因营养缺乏也会导致月经延后。
3、手术创伤:宫腔手术、人流手术等引起宫颈粘连而致经血瘀留,从而使月经延后。
4、精神原因:精神过度紧张,悲愤、忧伤、气恼、失恋、兴奋等异常情绪,往往会导致月经推迟。这种情况往往会乳房胀疼、心烦意乱、郁闷不舒,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有时月经一直推迟,可以服用中药进行辨证调理。
5、过度减肥:过度减肥使体内脂肪含量过低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许多女性为了控制体重,服用一些减肥药物或者过度节食,从而导致月经推迟。这种情况如果时间短暂可以自然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但对于时间的较长者,往往需要进行药物调理才可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二、月经后期怎么治疗
1、血寒
(1)实寒
主症: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
(2)虚寒
主症: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阳散寒调经。
方药:艾附暖官丸。
2、血虚
主症: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舌质淡白,脉细弱。
治法:补血益气调经。
方药:人参养荣汤。
3、气滞
主症:月经后期,量少,色黯红有血块,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暖气,纳呆。脉弦。
治法:理气养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
还有两种其他中医疗法:
1、常用中成药:乌鸡白风丸,用于气血虚弱者,每次1丸,每日3次。
2.针灸疗法:针刺气海、三阴交、血海、归来。灸中极。
三、如何预防月经后期
1、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适当增减衣被,不要过冷过热,以免招致外邪人侵,损伤血气,引起月经疾病。
2、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致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扰及冲任而为月经疾病。
4、积极参加运动,还要适当进行体力和脑力劳动,但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过则易伤脾气,可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经疾病。
5、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防病,避免生育或人流过多、过频,及经期、产后交合,否则损伤冲任、精血、肾气,导致月经疾病。经期应注意多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如出现月经异常要及时调治。上述各项在平时应多加注意,在经期、产后更要重视,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四、治疗月经后期的五大中药方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虚血少。【治法】健脾养血。【方名】加味归芎饮。【组成】焦白术30克,生地30克,川芎15克,升麻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医学集成》卷三。
中药处方(二)【辨证】血虚不足。【治法】生气补血。【方名】八物汤。【组成】熟地6克,川芎6克,白芍6克,当归6克,人参4.5克,白术9克,陈皮3克,半夏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女科切要》卷一。
中药处方(三)【辨证】寒凝血脉。【治法】温经养血,通络调经。【方名】姜苓阿胶汤。【组成】丹皮9克,丹参9克,桂枝9克,茯苓9克,干姜9克,首乌9克,阿胶9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四圣心源》。
中药处方(四)【辨证】气滞血瘀,气郁偏寒。【治法】散寒,调气,活血。【方名】加味佛手散。【组成】当归9克,川芎6克,台乌药6克,吴茱萸6克,延胡索6克,党参12克,香附12克,桑寄生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药处方(五)【辨证】脾胃不足,痰湿内阻。【治法】补气健脾,化痰利水。【方名】归芍六君子汤。【组成】当归身6克,白芍6克,人参4.5克,茯苓4.5克,白术4.5克,陈皮3克,半夏3克,炙甘草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剂。【出处】《笔花医镜》卷二《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