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症原因是什么 怎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
2016-12-0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吴含玉
一、多囊卵巢综合症原因是什么
PCOS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肾上腺功能紊乱、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少数PCOS患者有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异常,有些还有家族史。近来发现某些基因(如CYP11A、胰岛素基因的V*)与PCOS发生有关,进一步肯定了遗传因素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
(一)、遗传学因素
PCOS有家族聚集性,但其遗传方式和决定其发病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已经发现有常染色体和X-连锁遗传的存在。
(二)、肾上腺萌动假说
Chom(1973)认为,PCOS起源于青春前肾上腺疾病,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地引起HP轴GnRH-GnH释放节律紊乱,LH/FSH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成高雄激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和卵,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
1.月经异常月经稀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的继续,有时伴痛经。
2.多毛较常见,发生率可达69%。由于雄激素升高,可见上唇、下颌、胸、背、小腹正中部、大腿上部两侧及肛周的毳毛增粗、增多,但多毛的程度与雄激素水平不成比例(受体数、雌激素、SHBG及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可伴痤疮、面部皮脂分泌过多、声音低粗、阴蒂肥大、出现喉结等男性化征象。
3.不孕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多合并不孕症,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74%。
4.肥胖体重超过20%以上,体重系数≥25者占30%~60%。肥胖多集中于上身,腰/臀比例>0.85。多自青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5.卵巢增大少数病人可通过一般妇科检查触及增大、质地坚韧的卵巢,大多需辅助检查确定。
6.雌激素作用所有病人都表现为雌激素作用良好。检查时,可见宫颈黏液量多。持续、大量雌激素作用可出现内膜增生过快,非典型性增生,甚至癌变。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一、激素测定
1、促性腺激素:约75%患者LH升高,PSH正常或降低,LH/FSH≥3。
2、甾体激素
1)雄激素,包括睾酮,双氢睾酮,雄稀二酮和17酮类固醇升高,由于SHBG降低使游离态雄激素升高。
2)雌激素总量可达140pg/ml,雄二醇相当于卵泡早期水平约60pg/ml,性腺外雌酮生成增加使E1/E2≥1。
3)肾上腺DHEAS生成增加,血浆浓度≥3.3μg/ml,17羟孕酮也增高(正常腹腔镜,以直接观察卵巢形态学或施以活检,穿刺,楔切和电烙等治疗。
二、CT和磁共振
以鉴定和除外盆腔肿瘤。
三、剖腹探查
以拟诊卵巢肿瘤或欲行卵巢楔切时施行。
1、LH/FSH:血LH与FSH比值与浓度均异常,呈非周期性分泌,大多数患者LH增高,而FSH相当于早期卵泡期水平,LH/FSH≥2.5~3,不少学者认为LH/FSH比例增加是PCOS的特征。
2、雄性类固醇:雄激素过多,睾酮,雄烯二酮,DHEA,DHEAS水平均可增高。
3、雌性类固醇:雌酮与雌激素异常,恒定的雌激素水平,E2水平波动小,无正常的月经周期性变化,E1水平增加,E1/E2>1。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维持正常体重可预防PCOS的远期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
(二)药物治疗
氯米芬:是PCOS的首选药物,排卵率为60%~80%,妊娠率30%~50%。氯米芬与下丘脑-垂体水平的内源性雌激素竞争受体,抑制雌激素负反馈,增加GnRH分泌的脉冲频率,从而调整LH与FSH的分泌比率。氯米芬也直接促使卵巢合成和分泌雌激素。于自然月经周期或撤药性子宫出血的第5天开始,每天口服50mg,连续5次为1疗程,常于服药的3~10天(平均7天)排卵,多数在3~4个疗程内妊娠。若经3个治疗周期仍无排卵者,可将剂量递增至每天100~150mg,体重较轻者可考虑减少起始用量(25mg/d)。服用本药后,卵巢因过度刺激而增大(13.6%),血管舒张而有阵热感(10.4%)、腹部不适(5.5%)、视力模糊(1.5%)或有皮疹和轻度脱发等副作用。
治疗期间需记录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监视排卵,或测定血清孕酮、雌二醇以证实有无排卵,指导下次疗程剂量的调整。若经氯米芬治疗6~12个月后仍无排卵或受孕者,可给予氯米芬加HCG或糖皮质激素、溴隐亭治疗或用HMG、FSH、GnRH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