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这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2016-12-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冰烟
一、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病因
Osgood(1903)首先描述本病,认为系外伤而产生的胫骨结节的部分撕脱。其后Schlatter报道,认为是胫骨结节的牵拉性骨凸炎,故又称为 Osgood—Schlatter病。多见于11—15岁,爱好剧烈运动的少年,男多于女,可单侧或双侧发病,多有外伤史。本病主要是髌韧带的胫骨结节附着处发生肌腱炎、腱鞘炎或肌腱下滑囊炎,与邻近形成的病灶钙化和骨化造成局部隆突。
病儿在发病前正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时期,髌韧带附着处张力增高和肿胀,引起胫骨结节骨凸炎。从胫骨结节切除的骨块和肌腱后嵌入的骨块行病理检查发现,在松质骨四周绕以软骨,并无坏死或炎症。过去认为股四头肌附着在胫骨结节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胫骨结节极易遭受髌腱牵拉。牵拉性损伤使结节处的软骨块产生一定程度的撕脱。但是,近年发现多数病例系附着在胫骨结节上的髌腱软组织损伤。髌腱发生轻度腱鞘炎,以后在发炎的髌腱上发生异位骨化。
二、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病理
儿童的胫骨近端骨骺为软骨,前缘呈舌状下延,至ll岁左右,出现胫骨骨凸的骨化中心,约至16岁时,胫骨近端骨骺与胫骨骨凸骨化中心联合成为胫骨结节。在融合前该处血循环来自髌韧带。剧烈运动或外伤时,部分病例髌韧带过度牵拉骨凸,可引起部分撕脱,从而影响血循环造成骨骺缺血。由于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和成骨细胞的活动,髌韧带及其附近的软组织可出现异位骨化,并有新生小骨出现,位于胫骨结节前上方。这些新生小骨组织学表现与骨化性肌炎的观察完全相同。由于髌骸韧带的牵拉,胫骨结节处的成骨细胞活跃,产生骨质增生,使胫骨结节增大,明显向前突出。胫骨近端骨骺可早期融合,在骨骺成熟期后,造成高位髌骨和膝反屈的并发症。
胫骨结节骨骺约11~13岁出现,约17~18岁与股骨近端骨骺融合。骨骺在股骨前上方,向下延伸呈舌状,覆盖胫骨近侧干骺端前方,是髌骨下股四头肌腱的附着处。反复多次的轻外伤及髌下股四头肌腱的强力牵拉是本病的主要原因。男性青少年多见。
三、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两个方面
1、疼痛
主要在胫骨结节处疼痛,有时候可表现为屈膝痛,出现疼痛性步态。伴轻度肿胀、明显的压痛,轻者在参加剧烈运动时出现,休息后或者局部止动后马上缓解,再次运动后又加重。
2、肿胀
主要是胫骨结节处肿胀,一些轻的病例,局部肿胀可不明显,但典型胫骨结节软骨炎患者,由于局部出现坏死、新骨形成、异位骨化等交替过程,同时软组织由于无菌性炎症也出现水肿样改变,胫骨结节处隆起较明显。膝关节局部无肿胀、无压痛,牵拉股四头肌可局部疼痛。
影像学表现
1.局部软组织肿胀为重要的基本征像,尤以髌韧带的增大或增厚为著,以后肌腱可产生继发性钙化或骨化。
2.胫骨结节骨骺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匀,有节裂或边缘光滑的游离骨块。结合临床,本病诊断不难,但常需与健侧对照观察。
四、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治疗与预防预后
治疗
以减少运动量为主,本病可自愈。根据症状轻重,采取制动或不制动。在急性期间,应将膝部保持于伸直位,可用石膏托固定,患儿仍可行走,若局部疼痛严重,则卧床休息,至疼痛消失为止。
固定期一般4-6周。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活动。为了止痛可行可的松局部封闭,每周一次,2-3次即停。同时可用热敷及按摩消除肿胀。
钻骨法已很少使用。如胫骨结节过大,待骨骺完全闭合后,再考虑切除。为消除残余畸形及膝生理性的后遗症状,采用胫骨结节移位手术。
预防和预后
由于胫骨结节骨骺向上拉脱,股四头肌止点上移,使髌骨的不规则面与股骨下端接触而易发生骨关节炎。可在股四头肌收缩时拍摄双侧侧位x线片,观察髌骨的位置是否一致,如有移位宜手术纠正。早期与胫骨上骨骺融合形成异常骨骺而造成膝反屈。故需引起重视。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多发生于新兵人伍和喜欢运动的少年造成,为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应当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运动适度,运动强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同时治疗要彻底,复查要及时,避免因过早运动造成胫骨骨骺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