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检查方法,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方法,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方法
2016-12-2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时听露
一、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检查方法
(1)血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绝对值,婴幼儿小于1×109/L,儿童小于1.5×109/L,但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正常,血象应每周检查,至少坚持1月,以便了解究竟属暂时性,周期性或者慢性,注意观察粒细胞中有无核左移,分叶过多,中毒颗粒,异型细胞核,胞浆空泡等异常现象,如疑为家族性或遗传*粒细胞减少,则应同时检查家庭中其他成员的白细胞计数及形态。
(2)骨髓象:了解骨髓增生情况,粒细胞是增生还是减少,有无成熟障碍,有无浸润病变(如白血病,戈谢病等),感染等。
(3)特殊检验:以进一步寻找病因。
粒细胞分布和储备试验:
肾上腺激素试验: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O.1ml,于注射后5,10,15和30分钟分别计算粒细胞绝对值,如粒细胞增加至正常范围或l倍以上,提示边缘池粒细胞增加,而循环池中粒细胞却比正常减少,这种异常分布见于病毒和其他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如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二、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方法
一、检查
血象:白细胞计数多在2-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正常。
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
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查。
粒细胞储备的检查。
白细胞凝集试验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系数是检测是否有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方法,但有假阳性出现。
二、鉴别
1、低增生性白血病:临床可见贫血、发热或出血,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可以见到或不能见到原始细胞。骨髓增生减低,但原始粒细胞30%。而白细胞减少则幼稚细胞数少见,且无出血,无明显贫血现象。
2、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或急或慢,多有出血、贫血表现,白细胞减少,尤以中性粒细胞明显,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明显减少,骨髓呈三系细胞减少。而粒细胞缺乏症则发病急,无出血,贫血不显,白细胞分类以粒细胞极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正常,骨髓象呈粒系受抑,成熟障碍。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溃疡性咽峡炎、粒细胞减少,易与粒细胞减少症混淆,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片中可发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且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
三、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方法
急*粒细胞减少症与恶性肿瘤,骨髓抑制疗法或免疫抑制疗法有关的获得性暂时性急*粒细胞减少症的处理是不同于先天性或慢*白细胞的。患者感染时可能仅表现为发热。感染是本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因而对感染应高度警惕。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可挽救生命。若怀疑由于药物诱发的急*粒细胞减少症,应立即停用可能有害的药物。
对急*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热患者,开始可凭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怀疑有严重感染的患者,在化验检查的同时,通常从静脉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在大多情况下,即使怀疑或证实菌血症,输入血管的导管可适当保留,然而导管仍应尽可能快地撤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管相关感染的最常见的致病菌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常对抗生素治疗有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sp,棒状杆菌sp或念珠菌sp感染时一般需撤去导管并给抗生素治疗。
应根据特定情况下主要的感染病原体对抗生素敏感性来选择治疗方案。当开始治疗时应考虑到该方案可能的毒性。
四、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保健及预防
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保健
护理:
指导病人使用全身放松术,如深呼吸,听音乐,放松全身肌肉,减轻疲劳,鼓励病人多进食,增强营养,补充能量和水分,以补充疾病的消耗。
食疗方:
1)蜜花豆:蜜花豆藤、潞党参各15克,水煎取汁后口服。可治放射线及同位素治疗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蘑菇:用鲜蘑菇适量,经常煮食对本症有治疗效果。
3)蘑菇多糖:从蘑菇中提取的多糖蛋白质,每次食1.2克~2.0克,每日3次。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均有疗效。或取蘑菇50克加适量水煮熟,用食盐调味当菜肴食用,每日1次。
4)猪或羊胎盘:将猪或羊胎盘洗净后不加水蒸熟,焙干研末,盛于瓶内,每日2次。
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
一、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其他注意事项:
1)口腔感染:这是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粘膜溃疡,继而可有坏死水肿,粘膜潮红及颈淋巴结肿大等。
2)急性肛周脓肿:可迅速形成溃疡、坏死及假膜。
3)全身各系统感染:败血症是本病的主要威胁,致死率高达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