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结肠癌早期症状 科学预防 不良饮食习惯
2017-01-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唐尔芙
一、什么是大肠癌
直肠癌、结肠癌统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关资料显示,大肠癌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位,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大肠癌的发生与慢性炎症、大肠息肉、腺瘤和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另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导致的不饱和多环烃增多,致癌危险增加,再加上纤维素食物摄入减少,粪便贮留过久,致癌物质聚集,容易导致大肠癌。腹型肥胖、便秘也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临床常见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常各有期特殊性。
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危人群: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2.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4.以下五种表现具两项者: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高危人群更应定期检查,警惕肠癌的发生。
二、大肠癌早期的症状是什么
大肠癌的多数患者,由于及时治疗,多数都能得到较好的疗效。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下列症状:
便血 是所有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但不同部位的肿瘤出血的时间和性质不同。对直肠癌来说,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的一侧附有新鲜血痕。少数患者可以便后排出多量新鲜血液。而结肠各段肿瘤的出血由于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便血的颜色会变暗,以至排出绛紫色或黑紫色的大便,便血出现的时间也相对较晚,不一定是患者的第一个症状。常常由于血量少或停留时间长,肉眼不能觉察,只有大便隐血试验检测阳性。
大便习惯改变 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腹泻交替的情况。有时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便,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排便疼痛 约有50%的直肠癌患者排便时有疼痛感,程度有轻有重。
腹痛 部分患者以腹部隐痛为突出的症状,另外一些患者表现为阵发*痛,并伴有腹胀。
乏力、贫血和腹部包块 在右半结肠,由于肿块的生长方式及未能及时发现,常常在腹壁可以触及肿块,并已经出现贫血等全身表现。
早期的诊断对预后影响较大。定期全身体检、必要的检查、能早期发现,出现便血、便泌、腹胀不适或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行结肠镜、钡剂灌肠等相关检查。
三、如何预防大肠癌
多吃蔬果预防肠癌。蔬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对预防肿瘤作用可能有如下几点:通过加快结肠粪便的运输时间而减少结肠与癌性物质的接触;增加粪便量,可稀释或影响致癌物质在肠内的浓度。研究显示,当排便量每天为100g时,结肠癌的危险性比每天排便量为200g的高3倍。有人认为排便量多少与腔内粪液引起的肠粘膜DNA损失伤有关;利于肠道菌群改变具有致癌性的胆汁酸代谢减少次级胆汁酸的形成。
除了多吃蔬果、合理饮食之外,平时还要注意如下问题: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保持正常与大便畅顺。
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增加活动量。从事体力活动越多,大肠癌发生率越低,而从事低度活动者的大肠癌发生率为从事高速活动者的1.6倍。与体力活动有关的大肠癌中,以结肠癌最为明显。所以,提醒那些在办公室久坐不动的人,要保持健康必须坚持体力活动和运动,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遇事不过喜或过悲。积极防治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如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
四、不良饮食习惯易引发大肠癌
1、钙质摄取缺少 ,也可能会引发大肠癌发生的,主要是因为钙质可以结合胆酸和脂肪酸,进而可能会减少大肠壁与此等一些胆酸接触的时间,防止大肠癌的发生。
2、摄取高动物性脂肪食物过多 ,有可能会增加到粪便当中胆酸的浓度,而胆酸可能会促使大肠癌的产生,在对喜吃高脂肪食物大肠癌病人粪便检测中发现,胆酸含量高出低脂肪膳食者和正常人许多倍,胆固醇含量也比健康人高一倍以上。再加上高脂肪食物往往是高热量的。根据相关最近的研究,热量摄取的太高,体重可能超重,也可能会增加到大肠癌的机率。 3、经常吃腌制食品, 有较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与肉中的二级胺合成亚硝酸胺,是导致胃肠道癌肿的直接元凶。在烟熏类食品中含有高达107微克的强烈致癌性的3,4-苯并芘;电烤箱熏肉,每千克肉中则含23微克;在熏制的肉中及煎炸类食品还含有较多的杂环胺类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千克食品中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毫克,丙烯酰胺可导致基因突变,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
4、摄取维他命A、C、E及矿物质硒减少 ,则可能减少体内的抗氧化剂,影响大肠黏膜细胞的生长及分化,导致大肠癌。
5、缺少纤维素的摄取亦可引发大肠癌发生,纤维素大都来自蔬菜水果,它与致癌物质结合,可吸附胆酸,胆固醇及有害物质,加上它不可溶解而且有保水性,可使粪便量增加,亦可促进大肠蠕动,使吸附的致癌物快速排出,减少大肠癌发生,反之纤维素摄取太少,则有罹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