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片吸虫病的护理,小儿片吸虫病的检查方法是什么,导致小儿片吸虫病的病因是什么
2017-02-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吕靖儿
一、小儿片吸虫病的护理
一、护理
1、加强卫生宣传,切断传染途径。
2、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纠正吮手的不良习惯。
3、每日早晚用温水洗会阴部及肛门周围,不穿开裆裤,防止小儿用手去搔抓肛门。
4、积极治疗患儿,减少传播机会。
二、饮食保健
除了死螃蟹含有毒素外,不新鲜和未煮熟的螃蟹也是导致食用中毒的*。这是因为螃蟹生长在江河湖泊里,又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烂动物,蟹的体表、鳃部和胃肠道均沾满了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如果是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可能会被感染一种名为片吸虫病的慢性寄生虫病。
活蟹体内的吸虫幼虫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是很高的,片吸虫寄生在肺里,刺激或破坏肺组织,能引起咳嗽,甚至咳血,如果侵入脑部,则会引起瘫痪。
二、小儿片吸虫病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1.血常规 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尤以急性期为甚。白细胞通常在(10~43)×109/L,嗜酸性粒细胞最高可达0.79。血沉加快,最快达164mm/h。血红蛋白多为70~110g/L,亦可更低。
2.肝功能检查 急性期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异常,ALT、AST升高。慢性期血清胆红素增高,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可增高至51~81g/L,清蛋白/球蛋白(A/G)比值倒置,IgG、IgM和IgM升高,而IgA正常。
3.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结果阳性是确诊的依据,但急性期的早期往往查不到虫卵,一般要在感染后2~3个月方可查到。可采用水洗沉淀法、改良加藤法或汞-醛碘浓集法从粪便中查虫卵。对十二指肠引流液沉淀或者离心后检查,阳性率高。
剖腹探查在胆管中发现成虫或虫卵,腹腔镜活组织检查或其他组织病理检查中发现虫体或虫卵都可作为确诊依据。
4.免疫学检查 可用虫体可溶性蛋白抗原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查,方法可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CIE)等方法。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其他吸虫感染有交叉反应,但在感染早期检查不到虫卵时,仍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如检测血清中肝片吸虫的循环抗原,较检测抗体价值更大。检测病人粪便中肝片吸虫吸虫抗原,在感染后第6周即为阳性,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5.腹水检查 腹水为草黄色,细胞数在1000×106/L以上,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
三、导致小儿片吸虫病的病因是什么
肝片吸虫对人体的损伤大致可分为童虫和成虫两方面。早期童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在此过程中可破坏组织,在虫道上留有出血灶。童虫在肝实质中移行时,以肝细胞为食,损伤肝组织。随着童虫的发育,肝损伤更为广泛,可出现纤维蛋白性腹膜炎。肉眼可见肝脏明显充血,其间布满乳白花纹(硬结部分)。镜检可见肝损伤处充满肝细胞残片,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肝组织表面偶有小脓肿,脓肿内充满嗜酸性粒细胞及大量的夏-雷结晶。童虫在肝内游走约6周后进入胆管中寄生并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在胆管内,使管腔明显增大,突出于表面。虫体的吸盘及皮棘等机械性刺激,可引起炎症性改变,并易致继发性感染而引起细胞性胆管炎或肝脓肿。虫体能产生大量的脯氨酸,可诱发胆管上皮增生,因此成虫引起的主要病变是胆管炎症及上皮增生,致使胆管管腔变窄,管壁增厚,胆管周围亦有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见较大的胆管也有慢性阻塞及胆汁淤积,从而发生胆汁性肝硬化。
四、小儿片吸虫病怎么诊断
一、诊断
有生食水生植物及喝生水的病史及上述临床症状,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血沉加快,贫血,ALT和AST活力升高,慢性期血清胆红素增高,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颠倒,应考虑肝片吸虫病,粪便中查到虫卵,剖腹探查,腹腔镜活检或其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成虫或虫卵都可作为确诊依据,但一般要在感染后2~3月方可从粪便内查到虫卵,免疫学检查在感染早期检查不到虫卵时,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
二、鉴别诊断
肝片吸虫病要与华支睾吸虫病、后睾吸虫病、姜片虫病、并殖吸虫病、阿米巴性或细菌性肝脓肿、肝包虫病、各种原因所致的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石病、肝癌等肝胆疾病鉴别。
肝硬化:据资料报道华支睾吸虫病肝硬化发生率为22%左右出现肝脏肿大(以左叶为主)及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症等临床表现华支睾吸虫病合并的肝硬化如能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类白血病反应:感染可刺激宿主骨髓粒细胞大量增生出现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可高达万EO%可高达65%骨穿检查,符合噬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骨髓象,驱虫治疗后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