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滞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是什么,高粘滞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啊,高粘滞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2017-02-1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常青丝
一、高粘滞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1)血浆粘度增高型:血液除去血细胞成分外即为血浆。血浆粘度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蛋白含量。当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增多时,可引起血浆粘度增高。此类血粘度增高常见于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患者。
一般用血液稀释法及血浆置换法降低血浆粘度,并可用藻酸双酯钠进行治疗。
(2)血细胞聚集增强型:此类型血粘度增高主要是由于血小板和红细胞本身粘度增高所致。许多血小板和红细胞粘在一起,形成微小栓子,阻塞血管,血流因此而缓慢。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粘度增高多属此型。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蛇毒制剂以及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治疗,以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
(3)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型:红细胞有一种特殊的变形能力,即形体伸缩性很大,这样才能通过比自己纤细得多的毛细血管,以保证微循环的血流灌注和营养供应。一旦这种变形能力减弱,势必会影响红细胞的自由活动,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加,血液粘度也随之增高。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大多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有关。
二、高粘滞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啊
高黏滞综合征的症状:由于高黏滞综合征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阻力加大,流速减慢,尤其会对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微循环产生显著影响,致使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而发生缺血缺氧症状,继而可能产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
(一)出血倾向皮肤、黏膜、胃肠道等部位出血。
(二)高黏滞综合征的眼部症状视力障碍,甚至失明。眼底改变开始为视网膜静脉扩张、屈曲;进而发展为视网膜静脉腊肠样扩张,局灶性出血,常见微小动脉瘤;最后导致视网膜静脉显著扩张,视网膜渗出、出血、视乳头水肿等。
(三)神经系统症状开始为头痛、眩晕,之后出现眼震颤、听力障碍、共济失调、复视、癫痫、暂时性轻瘫,甚至出现昏迷。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黏滞性增高、循环血量增加致心力衰竭,其对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药反应差,降黏治疗有效。
(五)肾功能不全可出现消化、精神、心血管、呼吸及造血等系统的症状。
(六)全身症状食欲缺乏、倦怠、乏力等。其检测包括血液流变学检测和HCS检测。
三、高粘滞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高粘滞综合征的治疗应重点强调对原发病的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依据不同的原发病选用不同的治疗,如可用药物羟基脲、马利兰等治疗真性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急慢性白血病,以降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来降低血粘稠度,也可用血细胞置换术治疗高白细胞的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及各种M球蛋白血症所造成的高粘滞综合征等。
(2)对症治疗:可用血管扩张剂如氨茶碱、烟草酸等来降低外周循环的阻力,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对于出血倾向,除有消化道大出血外通常不宜用止血药;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有时也可取得暂时缓解病情的效果。
?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高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以说除了血液稀释以外,很难找到一个能针对各种原因的降低血液粘度的药,但是中国传统茶饮料,据研究能从降血脂,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等多方位降低血粘度,其有效成分茶色素已被提取制成药品。
四、什么是高粘滞综合征啊
高粘滞综合征是指血液粘稠度显著增加而引起血液流体动力学的抵抗增加出现的一系列特有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因眼底静脉扩展、局限性狭窄、出血及渗出,引起视力障碍;头晕、眼花、耳聋、手足麻木及意识障碍,严重者可昏迷,可出现心、肺、肾功能的异常;可引起雷诺现象等。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型:红细胞有一种特殊的变形能力,即形体伸缩性很大,这样才能通过比自己纤细得多的毛细血管,以保证微循环的血流灌注和营养供应。一旦这种变形能力减弱,势必会影响红细胞的自由活动,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加,血液粘度也随之增高。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大多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有关。
此类血粘度增高可口服卡兰片、抗栓丸、脑益嗪等药物进行治疗。
高压积型:此类血粘度增高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多所致,常见于40~60岁的中年人。由于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体积过多,使血流变得粘稠,进而导致血流缓慢,影响组织和器官的血液供应,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