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高粘滞综合征的早起表现有哪些 高粘滞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017-03-2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吕问雁

一、高粘滞综合征的早起表现有哪些

  ① 晨起头晕,晚上清醒。高黏血症的病人,早晨起床后感到晕晕乎乎,没有头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餐后,才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餐后,精神状态最好。

  ② 午餐后犯困。健康成年人午餐后也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耐。高黏血症的人午餐后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早上头晕、午餐后嗜睡犯困,这是大脑供血不足的典型症状。

  ③ 蹲着干活气短。高黏血症的人以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困难,或者蹲下干活时气短。因为人下蹲时,流向心、脑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度黏稠,使肺、脑等重要器官缺血,导致呼吸困难。

  ④ 阵发性视力模糊。高黏血症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扭转脖子时视物不清,或出现阵发性视模糊,这是血黏度过高所致。

  ⑤ 体检验血时,往往针尖阻塞和血液很快凝集在针管中;血流变测定时,血液黏度“+++”以上,其他各项系数也显著增高。

  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如发现自己存在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作血流变学检查。根据上述迹象,结合血液流变学检查就可以诊断为高黏血症。病人不管有无明显症状,都应积极治疗,以防后患。

二、高粘滞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①细胞浓度增高:血液中的细胞数量相对增多。例如老年人体内水分相对减少,血液中的水含量也减少,那么血细胞的比例就会相对增大,由于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减少,固体成分增多,血液中的黏度就自然升高了。

  ②血液黏度增高:血液中除了红细胞以外,还有许多血浆蛋白,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这些大分子蛋白质增多时,常与红细胞黏合成网络,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液黏度增高。

  ③血细胞的聚集性增高:血液中的细胞应该是单个执行功能,而不是积聚在一起的。当红细胞或血小板的结构出现某种异常时,红细胞和血小板就会聚集到一起,就会阻塞血管,形成血栓。

  ④血细胞的变形性减弱: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是很细的,最小的血管只能允许一个血细胞通过,而且血细胞在通过小血管时还要改变形状,以利通过。当血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时,通过小血管时很困难,影响血流速度,因而使血黏度增高。

  ⑤血脂异常:由于血液是全身循环的,所以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时,可以使血液的自身黏度改变。另外,增高的血脂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黏度稠度更加增高。血黏度的增高,有利于冠心病的发生,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三、高粘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①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可见眼底血管呈“腊肠样”改变,视乳头水肿、渗出和出血。

  ②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嗜睡、痴呆、木僵甚至昏迷等。这些临床表尹是由于血流阻力增加造成脑血管闭塞所致。也有部分患者出现继发性的梗死后出血。一些小血管的闭塞性改变可以造成进展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脊髓病变,并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

  ③出血症状:多表现为口腔、鼻腔和皮肤黏膜的出血。回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血流阻力增加和血浆容量增加两方面因素所致,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和肝脾肿大等。

  ④皮肤改变:包括雷诺征、网状青紫、可触性紫癜、指纹状梗死和周围性坏疽等。这是由于少数MM患者分泌的单克隆M蛋白为冷球蛋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发生凝集变性,引起肢端小动脉痉挛或闭塞,导致局部缺血性改变。

  ⑤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虚弱、疲乏和食欲减退等。一般地,当血清黏滞度在2~4cp时,罕有患者出现高黏滞综合征表现。大多数患者瓦血清黏滞度超过6--7cp时才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

四、高粘滞综合征有哪些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依据不同的原发病选用不同的治疗,如可用药物羟基脲、马利兰等治疗真性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急慢性白血病,以降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来降低血粘稠度,也可用血细胞置换术治疗高白细胞的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及各种M球蛋白血症所造成的高粘滞综合征等。

  (2)对症治疗:可用血管扩张剂如氨茶碱、烟草酸等来降低外周循环的阻力,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对于出血倾向,除有消化道大出血外通常不宜用止血药;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有时也可取得暂时缓解病情的效果。

  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高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以说除了血液稀释以外,很难找到一个能针对各种原因的降低血液粘度的药,但是中国传统茶饮料,据研究能从降血脂,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等多方位降低血粘度,其有效成分茶色素已被提取制成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