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狂躁抑郁症 狂躁抑郁症与抑郁症的差别

2017-03-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勾初柔

一、患上狂躁抑郁症的病因

  躁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中一人确诊患有此病,其子女发生此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遗传学研究发现一些基因可能和躁郁症有联系。但是,至今尚未确认躁郁症是由某个单一因素致病。

  研究倾向于支持遗传加环境因素的多因致病说。遗传获得的大脑神经信号生化传递系统的某种不稳定性赋予个体罹病倾向,这种神经生化特质导致个体对情绪和躯体应激更敏感。在特定的生活与生理事件刺激下,大脑的情绪控制系统不能维持适当的安静状态而表现出情绪障碍发作。

  目前的研究倾向于支持遗传加环境因素的多因致病说。遗传获得的大脑神经信号生化传递系统的某种不稳定性赋予个体罹病倾向,这种神经生化特质导致个体对情绪和躯体应激更敏感。在特定的生活与生理事件刺激下,大脑的情绪控制系统不能维持适当的安静状态而表现出情绪障碍发作。

  在心理学与家庭科学领域发展出许多理论与假设,试图解释躁郁症的心理发病机制。但是,尚无一家学说对病因的解释能用可信的实证资料取得专业研究者们广泛的认同。

  躁郁症经常是在青壮年早期甚至儿童期就发病了,最早发病症状出现时不到二十五岁,被称作早期发病。尽管能否在最早的发病阶段明确诊断还是个问题,较早发病是否就意味着对治疗的反应较差也还存在争议,研究发现越早发病的病人越有可能具有同样疾病的家族史。早期发病的病人往往以抑郁症状首发,在第一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之前也可以有一次或数次抑郁发作。

二、狂躁抑郁症病人的症状表现

  1.情感高涨这是躁狂状态的主要原发症状。病人表现为轻松、愉快、热情、乐观、兴高采烈、无忧无虑。这种情感是愉快的并具有相当的感染力。症状轻时可能不被视为异常,但了解他/她的人则可以看出这种表现的异常性。有时病人也可以以易激惹的情绪为主,尤其当有人指责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时。表现为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因细小琐事而大发雷霆,严重者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病人常常在患病早期表现为愉快而在后期则转换为易激惹。

  2.思维奔逸是指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病人言语增多,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感到说话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思想。有时可出现音韵联想,随境转移。在心境高涨的基础上可以出现自我感觉良好,言辞夸大,说话漫无边际,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出身名门,权位显赫,腰缠万贯,神通广大等,并可达到妄想的程度,有时可在夸大的基础上产生被害体验或妄想,但其内容一般并不荒谬,持续时间也较短暂,幻觉较少见。

  3、意志行为增强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其内心体验与行为,行为反应与外在环境均较为统一。与精神运动性迟滞恰恰相反,病人活动增多,喜交往,爱凑热闹。与人一见如故,好开玩笑或搞恶作剧,好管闲事,整日忙碌。但做事虎头蛇尾,一事无成。尽管自己感觉什么都能干成,脑子灵光至极,但由于不能专心于某一事物之上,因而成事不足甚至败事有余。办事缺乏深思熟虑,有时到处惹事。

三、狂躁抑郁症与抑郁症有什么不同

  狂躁抑郁症和抑郁症的症状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抑郁症患者主要的症状是情绪低落、消极,而且狂躁抑郁症则是狂躁症和抑郁症交替发作。可以说狂躁抑郁症的症状要比抑郁症严重很多,而且治疗的时候也困难很多。

  抑郁症和抑郁躁狂都属于情感障碍,但是两者不是同的。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等。抑郁症的风险极大,重症抑郁有近15%的自杀率,中药和西药对于抑郁症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抑郁症是心理疾病,必须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抑郁狂躁症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着,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四、狂躁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仍把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各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不相上下,临床可根据抑郁及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阿米替林、多虑平镇静作用较强,可适用于焦虑、激越和失眠患者。

  2、物理治疗。通过提高5-HT的分泌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强神经细胞活动的兴奋性,从而起到缓解个体抑郁情绪的效果。通过促进分泌具有镇静作用的内啡肽,能够使患者保持一种放松、舒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之前消极、沮丧的情绪状态。另外通过对患者脑电波的改善和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善,起到对抑郁患者的各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

  3、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应严防自伤和自杀,对于自杀观念强烈者应用电休克可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待病情稳定后再用药物和巩固。

  4、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通常采用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