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血管瘤严重吗 应该怎么治疗
2017-03-1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朱秋烟
一、肝脏血管瘤严不严重
肝血管瘤是比较常见的血管瘤之一,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患者并不用担心。它是一种比较良性的肿瘤,和恶性肿瘤有本质区别。那么肝血管瘤可以自愈吗,到底严重吗?下面就来谈谈。
肝血管瘤中多见的是肝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肝血管瘤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格检查时为B型超声波等检查发现。肝血管瘤常呈多发性,成人后一般不继续生长,对健康并无妨碍,亦不会癌变。所以不必治疗,在生活中亦无特别需要注意之。巨大的肝血管瘤影响血液循环。直径大于5 cm者为巨大肝血管瘤,该型血管瘤有潜在破裂出血的危险。须做治疗。
目前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微波固化术、射频治疗、肝动脉栓塞术等。对于弥漫性的肝血管瘤,或者无法切除的巨大血管瘤,如肝功能失代偿或合并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也可行肝移植治疗
二、肝脏血管瘤注意事项
肝海绵状血管瘤大多为先天性疾病,有单个的,也有多个的。对人体健康一般没有什么影响,病员不必紧张。较小的多发性肝血管瘤在作B超或CT检查时会时多时少,这是因为检查仪器灵敏度的限制或检查者的仔细程度不一所致。少一个不一定是好,多一个也不一定是坏。关键在于诊断的可靠性,如若诊断已肯定为血管瘤,只需要定期——比如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就可以了。过大的血管瘤有压迫肝脏或周围器官的,或影响血液循环的,应该作手术切除。没有这些情况的不必作手术切除,也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事实上本不需要治疗。
可以工作,可以运动,在生活上没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除非过大的血管瘤要当心不要受到外伤或挤压,以致把它弄破。肝海绵状血管瘤不会变癌。
肝瘤康复散特效药物成份能够在12小时内直达肝血管,清除影响肝瘤形成的毒素根源,改变病灶局部微环境,切断肝血管瘤营养供给,使瘤体因丧失供其生长的能源而从根部开始干枯、萎缩、坏死、钙化。最终被有效清除,还源肝血管健康生长环境。
三、肝脏血管瘤的身体症状
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下列症状:腹部包块,腹部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位听诊时,偶可听到传导性血管杂音。胃肠道症状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压迫症状,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Kasabach-Merritt综合征,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其发病机制为巨大血管瘤内血液滞留,大量消耗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Ⅱ、V、Ⅵ和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可进一步发展成DIC。游离在肝外生长的带蒂血管瘤扭转时,可发生坏死,出现腹部剧痛、发热和虚脱。个别病人因血管瘤巨大伴有动静脉瘘形成,回心血量增多,导致心力衰竭。?
四、肝脏血管瘤检查治疗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B超检查,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时还可出现钙化高回声及后方声影,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造影超声,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肝血管瘤病例,可考虑选择性采用肝脏造影超声检查。典型的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于周边出现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随时间延长逐渐向中心扩展,此扩展过程缓慢,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仍处于增强状态,回声等于或高于周围肝组织。螺旋增强CT,CT平扫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少数可为不规则形。MRI检查,MRI检查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且强度均匀,边缘清晰,与周围肝脏反差明显,被形容为“灯泡征”,这是血管瘤在MRI的特异性表现。
肝活检准确率低且可导致出血,肝动脉造影为有创检查,多无必要。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于排除代谢活跃的恶性肿瘤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