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生活健康误区到底是什么 生活健康的不良习惯

2017-03-2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沈念薇

一、生活健康误区到底是什么

    饿了才吃

  许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时就餐,理由是不饿。生理学告诉我们,食物在胃内经过4~5个小时后就全部排空。

  感到饥饿时胃液已经开始“消化”胃黏膜,长期下去,容易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规律饮食、均衡营养,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困了才睡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只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不少于7小时睡眠,才能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但有些人不是按时就寝,而是毫无节制,不困不睡,甚至困了也强撑着。这不利于保护大脑,更易引起失眠,长此以往,损害生命。

  病了才治

  许多人不病不查体,病了才看医生。其实,养生应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定期检查,定时保养。

  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许多人的习惯。其实,累是身体相当疲劳的感觉,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应养成不累也休息的习惯,做到不过分透支体力、脑力。

二、生活健康的不良习惯

  1、夜里进食导致肥胖

  据调查,每10个美国人中就会有4个上夜班,这意味着有很多人很晚才能吃晚饭。晚饭过晚是否会由于我们在睡眠时无法消耗掉这些热量而导致肥胖呢?这要视情况而定,夜里很晚才进食一般不会导致脂肪增多,除非你当天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你平时的热量摄入量。但应该注意,很多人在吃晚饭时会吃一些冰激凌,油炸土豆条。夜里食用这些食品往往会致人肥胖。

  2、不运动肌肉会转成脂肪

  对于那些一周中将3到4天的时间花在体育锻炼上的人来说,如果停止锻炼,这些人的肌肉会变成脂肪吗?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这两者之间不会相互转化。肌肉是一种较为密集的物质,而脂肪则比较密实。当你停止运动时,肌肉会变得有些松弛,但不会转化成脂肪。反过来是否成立呢?很遗憾,体育运动也不会使脂肪转化为肌肉。

  3、注意饮食和锻炼等于减肥

  如果你认为只要做好这两项就足以保证体重下降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你或许忽略了另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减肥而导致的睡眠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人的睡眠时间是最少的。正如你所知道的,体重超标和患肥胖症最多的也是美国人。或许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肥胖和睡眠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胃口失调。

三、日常养病的误区说明

  误区一:盲目服用保健品

  对于生病的人来说,身体相对虚弱,亲戚朋友都希望通过保健品让患者身体尽快好起来。所以很多病人的床头柜,都被海参、燕窝、冬虫夏草等各种保健品塞满了。有的病人一天服用五六种不同的补品,导致饭吃得少,结果一检查,反而能量摄入不足。

  原来这种食用方式根本不能满足一个人的基本需要,营养自然也就难以保证。有人总结出经验,送保健品还不如送一篮子鸡蛋有价值。病人身体恢复最关键还得靠肉、蛋、奶、蔬菜、水果、主食等。如果光吃补品,那就是舍本逐末了。据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康建介绍,保健品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般要吃很长时间才能显效,而仅仅是调理功能,补充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误区二:多吃水果少吃菜

  去医院探望病人,人们都喜欢拎着鲜花和果篮去。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水果比蔬菜更有营养。营养专家认为,水果不能代替蔬菜,两者的营养成分有差异,各有高低。蔬菜含的矿物元素及食物纤维素较高,食物纤维素对润肠通便和低血脂都很有帮助。此外,不少病人吃水果是需要选择的,这也是营养师不愿意人们探病盲目送水果的原因之一。如糖尿病病人不要吃含有大量糖分的西瓜、葡萄,可以吃含糖分少的柚子、苹果等。

  误区三:迷信骨头汤补钙

  家属为了让骨折病人骨骼更好地生长,喜欢熬骨头汤给病人喝。据营养专家介绍,其实骨头汤并没有这些家属想象的这么好,也不会对骨骼生长起到什么作用。骨头汤中的钙并不多,骨头里的钙并不太容易溶解到汤里,远远不能满足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的800毫克钙。骨头汤的营养价值也远不及牛奶,250毫升牛奶中的钙可以提供250毫克的钙,骨头汤里脂肪最多,不适合高血脂病人。所以,即使病情只允许吃液体食物的话,骨头汤不是首选,反而牛奶、鸡蛋、豆浆、鸡汤等相对更好。

四、生活健康的日常注意

  一、勤洗手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只要工作人员勤洗手就能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降低员工病假率。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认为,洗手如同人体“自动产生”的疫苗,可以有效去除手部病菌,减少传播感染,降低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因而鼓励民众勤洗手。

  二、乐助人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萨拉·康拉思博士研究发现,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人可以增寿4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帮助他人,则没有增寿效应。康拉思博士表示,给他人无私的帮助可以激发自身体内的“护理行为系统”,进而降低压力激素,促进“亲密激素”等有益身体恢复的激素分泌。

  三、多社交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类发展与健康系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交活动多的人记忆力更好,平时与家人朋友联系密切的人,年老后出现记忆力减退的几率更低。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

  加州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旧金山联合医疗项目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社会孤立的女性比社交活跃女性死亡风险高出约75%。而社会孤立的男性比活跃男性死亡风险高出约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