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如何自测肥胖症 5个简单方法教你自测肥胖症

2017-04-08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朱凡霜

一、如何自测自己是否得了肥胖症

  (1)体重和标准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标准体重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群体大样本调研后,按照人的年龄、身高等特点,得出各年龄阶段体重的标准值。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标准体重。

  成年人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成年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 9

  我国成年人常用的标准体重公式为Broca的改良式:

  成年男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成年女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2 5

  此外,我*事医学科学院的有关专家,还根据我国南北人群的不同特点,制定了如下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北方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 6+50(千克)

  南方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 6+48(千克)

  北方指长江以北的省份,南方指长江以南的省份。

  评价标准:实测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数上下10%为正常范围;大于10%~20%为超重;大于20%为肥胖;小于10%~20%为消瘦;小于20%为明显消瘦。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这种方法算法简单,适合普通人群体重的自我评定,但是这一方法只是估算,远远没有体质系数、腰围、腰臀比等方法准确可靠。

  (2)身体质量系数法

  用于测定标准体重最普遍与最重要的方法是身体质量系数(简称BMI),它是一个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判定身体肥胖程度的方程式。BMI全称是身体质量系数,身体质量系数大于或等于28者,我们称为肥胖症。身体质量系数简称体质系数,又称体重系数,计算公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即:体质系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

  BMI出现已经很多年了,但直到1998年,美国国家卫生委员会才把它定为衡量标准之一。目前,BMI指标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肥胖问题专家组2001~2002年间历时9个月,在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4万成年中国人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成年中国人体重系数小于18 5为体重过低,18 5~23 9之间为正常,24~27 98之间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此标准均适用。

  体质系数是公认的较好的评估肥胖的测量指标之一,全世界各地区广泛使用,但是并不是适用所有人,以下人群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①生长期的婴幼儿、儿童;②肌肉发达者或运动员或正在做重量训练者;③怀孕的妇女,老人;④患有水肿、腹水等疾病时;⑤不易准确测量身高者;⑥其他个体因素影响体重测量者。

  (3)腰围测量

  腰围(WC)是中心型肥胖(腹部肥胖)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内地尚没有公认统一的数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专家认为:中国成年男性腰围应在85厘米以内,80~85厘米之间为超重,85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成年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75~80厘米之间为超重,80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腰围超标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测量腰围应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其实这一指标患者是可以自己经常测量的,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正确的方法。

  测量腰围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要点:①标准软尺: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0 1厘米)的软尺;②空腹:空腹时测量与饱腹测量差异较大,科学研究表明应该空腹测量;③裸腹:除去腰部覆盖的衣物,尽可能裸腹测量,若做不到的话应尽量穿着单薄衣服;④姿势正确:测量时双手自然下垂站立,两脚分开30~40厘米,使体重均匀分布,腹部放松,自然呼吸;⑤位置准确: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⑥读数准确:正常呼气(吐气)状态下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毫米。

  (4)测量腰臀比

  腰臀比即用腰围除以臀围,腰臀比是中心型肥胖的指标之一。

  成年男性:正常腰臀比<0 85;超重腰臀比0 85~0 90;肥胖腰臀比>0 90。

  成年女性:正常腰臀比<0 75;超重腰臀比0 75~0 80;肥胖腰臀比>0 80。

  腰围不达标或腰臀比值低但体质系数≥28者,为全身性或周围型肥胖。

  (5)体脂百分比

  对于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健美者、重体力劳动者,他们肌肉发达,体重可以超过标准体重很多,但体内脂肪并不多。评价他们肥胖与否的方法还应该结合体内脂肪的多少,即“体脂”是否过量来决定。测量体脂含量对所需设备要求较高,测量较为困难,其经典方法是水下称重法,也叫体密度测定法,但此类仪器设备昂贵且操作麻烦,无法普遍采用。利用对全身的稳定同位素钾扫描法测定总体钾以判断组织成分的方法所需的设备,全世界也只有少数几台。另一种方法是用生物电阻抗法,根据不同组织的导电性差别,得出体脂的百分比。该仪器相对便宜且测定速度快,但不同人种的推算方程式可能有差别,在解释结果时要小心。

  一般认为:成年男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25%为中度肥胖,超过30%为重度肥胖;而成年女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30%为轻度肥胖,超过35%为中度肥胖,40%及以上为重度肥胖。

  肥胖症的诊断最好用体重和体脂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按肥胖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①轻度肥胖:体重超过20%,体脂含量超过30%;②中度肥胖:体重超过30%~50%,体脂含量超过35%~45%;③重度肥胖:体重超过50%以上,体脂含量超过45%以上。

二、引起肥胖症的原因是什么

  1.药物性肥胖

  对于某种药物在有效地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会产生使患者身体产生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也可以使患者身体发胖,以至产生性功能障碍。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的2%。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从此而成为“顽固性肥胖”患者。所以对药物引起的肥胖也不可轻视。

  2.单纯性肥胖

  在各大类肥胖中常见的一种就是单纯性肥胖,其约占肥胖人群的95%。这类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这种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度引起,称为单纯性肥胖。单纯性男性肥胖者脂肪多沉积在腹部,有大腹便便之说,女性多堆积在乳房、臀部、腹部和大腿上部。单纯性肥胖者大多有怕热多汗、动辄易喘易疲劳,还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胆石症等疾病。肥胖后增加人体各器官的负担,成为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3.继发性肥胖

  对于继发性肥胖的这一类型,是由于其他神经或内分泌疾患引起的,如脑部损伤、炎症或肿瘤,导致下丘脑或垂体病变时可引起肥胖。又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性腺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均可使人发胖。继发性肥胖者约占肥胖者的2%~5%左右,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对于疾病引起的肥胖,临床治疗时主要治疗原发病,运动及控制饮食的方法不是主要治疗方法。

三、治疗肥胖症常见的办法有哪些

  1、坚持每周4到5次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燃烧热量,如果要保持减肥成果,坚持运动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要坚持每周三次“间歇训练”。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当女性交替进行高强度和柔和的蹬车训练时,燃烧的脂肪将比单纯进行有氧训练高出66%。

  2、尽量多走动别坐着

  身体总会和你玩弄有一些小伎俩:运动的越多,越想坐下来休息。千万别上了这个小伎俩的当,坚持多走动,尽量减少坐下来的时间可以帮助你燃烧更多的脂肪。与一直坐着相比,每天多站上一个小时,可以多燃烧100卡路里热量。

  3、随身携带计步器

  有研究显示,运动时带上计步器有利于激发运动热情,为自己设定更高的运动目标。为了最大限度扩大减肥战果,不妨给自己设定目标,并把每次的运动结果记录下来。

  4、做作举重训练

  想要更高效地减掉重量,还可以通过做力量训练达到目标。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可以将减重效果提高30%。

  5、少吃肉

  少吃肉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缩短减肥周期。有研究表明,素食主义者的平均体重要比其他人低20%。

  6、餐前吃个苹果

  一天一个苹果有利于控制体重。餐前吃热量少的食物,这样在吃正餐时,更容易有饱腹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7、周末最需提高警惕

  即使一个节食者也难以抵御周末的诱惑,会额外多摄入420卡路里的热量。做一名周末减肥战士吧,抵御住美食的诱惑,可以选择用更小的盘子盛食物,这样你能少吃一点。

  8、记录饮食日记

  认真对每日饮食做记录的人会比不记录者多减掉两倍的体重。刚开始做记录时一定要注意:要诚实,准确,完整,并且坚持下去。

四、预防肥胖症的有效措施都有哪些

  1、睡眠充足

  击退过劳肥必做的第一件事──每天至少睡足6小时,能睡到够8小时更好。西医、中医减重专家异口同声说,“睡眠不足,别想要减肥!”国内外的研究都证实,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或者超过9小时的人,身体质量系数(BMI)比睡大约7~8小时的人高,并且也容易累积体脂肪。

  2、定时吃饭

  定时吃三餐虽然听来老套,但做不到这一点,对抗肥胖等于未战先输。有些人中午忙到没吃饭,下午肚子饿了,就随手抓零食、甜点塞肚子。但大多数的零食体积小,不易给人饱足感,一不小心就会多吃,且零食多为高热量、高糖、高油,吃完一堆可能比一顿正餐的热量还多。上班族会说自己太忙了,有时候不能定时吃,建议早上进公司以前,顺道在附近的便利商店先买个御饭团或三明治,搭配低脂鲜奶、豆浆或优酪乳,也可再加一盒生菜沙拉,放进公司冰箱冷藏,中午当午餐。

  3、补充纤维

  压力大往往伴随有便秘的问题,因为交感神经活跃会抑制肠道蠕动,因此建议摄取充足的纤维素,如蔬菜、水果及五谷杂粮类的食物

  4、补充钙类

  压力大导致肌肉紧绷,容易抽筋,以及长期失眠的人,可以补充富含钙、镁及锌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豆制品、小鱼干、深绿色蔬菜、牡蛎及海鲜类等,这些矿物质能够调节肌肉收缩,松弛神经,稳定情绪、帮助睡眠;但是胆固醇及尿酸偏高的人,要避免摄取海鲜类,如虾、蟹、牡蛎、花枝等。

  5、运动习惯

  中医师指出,运动真的是一种习惯,不常运动的人无法体会运动后全身舒畅的感觉,而且,久坐少动,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多半有“气虚”情形,心肺功能也比较弱,如果一开始就下猛药,例如去跑步或骑车一小时,反而更累更虚,甚至喘不过气,吓得不敢再去运动,其实是动错方法。建议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一开始从每天走10分钟路就好,走一个星期之后,身体没有不适,下个星期就再增加10分钟,然后渐渐增加运动量。

  6、按摩穴位

  除了运动之外,中医师从疏肝、健脾、利湿三方面著手,提供穴位按摩,帮助过劳族抒压、调整胃肠功能,以及促进新陈代谢,对抗过劳肥:内关穴(腕横纹中央正上方2寸,有助消胀气、纾缓心悸、缓和紧张、失眠。)太冲穴(足大趾、次趾趾缝间,往脚背上推到顶处,可疏肝理气,解除压力,清除肝火。)丰隆穴(小腿外侧,约小腿二分之一高度,与胫骨距离两横指宽之处,有消水肿,促进代谢的作用。)天枢穴(肚脐左右两边2寸,约3指宽,可消胀气,紧实腹部)气海穴(肚脐下1.5寸,调补气血,促进循环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