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粒细胞缺乏 急性粒细胞缺乏要怎么治疗
2017-04-1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毕代荷
一、急性粒细胞缺乏的用药治疗
1.停止接触有关药物
从病史中尽可能找出引起粒细胞缺乏的药物,并立即停止接触。
2.感染的防治
患者应进入层流室进行隔离,层流室的一切物品必须完全消毒。患者要进无菌饮食,医务人员进入层流室必须作好消毒准备。层流室每天要用紫外线及消毒液灭菌。患者每天用1∶2000氯己定(洗必泰)漱口及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菌药物以抑制内源性细菌感染,如诺氟沙星0.2g,3次/d。如已发热,常提示感染已经发生,65%~70%为细菌感染,应作血、尿、痰等需氧及厌氧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较常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变形杆菌;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偶尔也有厌氧菌感染。因此,在病因菌未找出之前,应选用能覆盖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如第3代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或妥布霉素)合用。如无效可单用亚胺培南,也可与氨基糖苷类合用,两者有协同作用。如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万古霉素。其他广谱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也可试用。抗生素的剂量宜大,使其血液浓度达到杀菌水平,这对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尤为重要。经试用抗生素治疗3~4天后如病原菌已找到,则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如未找到,而患者仍未退热,应重复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必须更换抗生素及考虑输注粒细胞(如粒细胞未上升)。如仍无效,须检查患者有无脏器及组织脓肿形成、药物热、病毒感染(肝炎、巨细胞病毒)、寄生虫感染(疟疾、卡氏肺囊虫)等。在排除上述情况后,要考虑隐性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等)可能,可经验性的试用两性霉素B或与氟康唑合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谱广,对念珠菌和曲霉菌均有效,但多有发热反应。新的脂质体两性霉素B及两性霉素B的脂肪乳剂混合物将减少发热反应。患者退热后仍应继续用药几天,直至粒细胞上升至0.5×109/L以上及感染病灶消失后为止。
3.造血生长因子
立即应用非格司亭(rhG-CSF)或沙格司亭(rhGM-CSF),以5μg/(kg·d)皮下注射,直至中性粒细胞上升至0.5×109/L以上后停药。
4.输注粒细胞
(1)适应证:粒细胞缺乏合并严重感染,用抗生素不能控制,以及用非格司亭(rhG-CSF)或沙格司亭(rhGM-CSF)未能提升粒细胞至0.5×109/L时。由于输注粒细胞副作用多,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2)血细胞分离器单采粒细胞(需用羟乙基淀粉):仍是目前可考虑采用的方法,一次采集的粒细胞数可达1.5×1010以上。如患者尚未输血或输血小板,其体内未产生同种抗体,则可选择无关供体(遇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病例,其粒细胞数仍高者也可选用);如患者已产生同种抗体,则供体宜为HLA相合或一个单倍体相同的家庭成员。有人研究以111In标记粒细胞输入无同种免疫抗体患者,粒细胞能游动至炎症部位;如患者已产生同种免疫抗体,输入HLA不合的无关供体的粒细胞,则不能游动至炎症部位。如供体的粒细胞数较低,可对供体用rhG-CSF 5μg/(kg·d)皮下注射,待粒细胞升高后采集。
(3)输粒细胞注意事项:输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及肌内注射
二、急性粒细胞缺乏的病因和检查诊断
病理病因
接触药物有关,其中尤以氨基比林为多见。至今发现除氨基比林外,保泰松、磺胺类、硫氧嘧啶类等偶尔也可引起。
疾病诊断
当骨髓中早幼粒细胞相对增多时,须与急性白血病鉴别。此外,有些药物引起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先出现粒细胞缺乏,继之全血细胞减少。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 白细胞总数在2.0×109/L以下,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更多见。分类中粒细胞只占1%~2%,甚至更少。粒细胞核呈固缩,胞质中出现空泡及粗大颗粒,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相对增多,红细胞及血小板一般正常。当恢复期时,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加,有时超过正常值几倍,并出现早幼粒、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呈现类白血病反应。
2.骨髓检查 呈现增生中度低下或活跃,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正常,粒细胞系的中幼粒阶段以下显著减少,易误认为是成熟停滞,有时粒细胞系增生极度低下,仅见少数原粒及早幼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可增多。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三、急性粒细胞缺乏的相关信息
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免疫介导所致的药物反应:由于药物致敏的患者所产生的抗中性粒细胞抗体不仅使粒细胞迅速破坏,也可直接损伤骨髓中粒系细胞各个阶段,使之生成障碍,分布异常,最后导致粒细胞严重缺乏。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为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
预后
既往在无有效抗生素的年代,病死率可高达70%~90%,严重病例往往在发病后3~9天死亡。如患者有嗜睡、意识不清、极度衰竭、休克、黄疸、组织坏死、脏器重度炎症或脓肿、外周血粒细胞几乎完全缺乏、骨髓中性粒细胞增生重度减低者预后不佳。年老患者的病死率较年青者高。目前由于采用无菌隔离措施,新的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及造血生长因子的应用,已使病死率明显下降。
饮食保健
1、不能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不能吃不含铁质的食物
3、少吃多餐,容易消化,不能暴饮暴食
4、根据病情对症调理饮食
预防护理
避免或减少氨基比林,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四、什么是粒细胞
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
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绝大部分的粒细胞是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中性粒细胞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其颗粒表面有一层膜包裹,可分1~4型,颗粒中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它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每微升血液中约有4500个中性粒细胞.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
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由于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平均只有6-8小时,它们很快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发挥作用,而且进入组织后不再返回血液中来。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约有一半随血流循环,通常作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这部分中性粒细胞的情况;另一半则附着在小血管壁上。同时,在骨髓中尚贮备了约2.5×10^12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机体需要时可立即动员大量这部分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