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艾灸减肥穴位有哪些 哪些人不可以艾灸呢

2017-04-2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夏菡

一、不能艾灸的人有哪些呢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禁止艾灸。

二、艾灸的瘦身原理有哪些呢

  1、艾灸首先产生热: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药物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灸疗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

  2、艾灸可以结合除了艾草以外的其他中药:灸的材料中加入诸多名贵中草药后,使其药性成分快速达到病灶,在热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间起到通经活络,活化细胞的作用。

  3、艾灸可以达到瞬间刺激经脉腧穴,打通经络之目的。

  4、艾灸人体腧穴时,人体经络腧穴有自我双向调节作用。如腹泻与便秘,完全相反的两种病态,可以只艾灸天枢一个穴位,即可解决便秘与腹泻两种问题。

  5、艾灸后经络腧穴会有热敏感传现象。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或者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或远离施灸部位出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

三、艾灸瘦身穴位有哪些

  1、大椎:

  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对血燥瘀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面部疾患有卓效。

  2、腰阳关: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

  主治:内分泌不平衡,臂部过于肥大及男阳痿、遗精等。

  3、 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

  主治:可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还可治疗胃痛、胃酸、哎吐等。

  4、 关元:

  定位:脐下三寸。

  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

  5、 居髎:

  定位:在髋部,当髋前上棘于股骨大转子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对臂部和大腿部深层脂肪代谢有促进作用,可提高肌纤维的活力。 

  【好轻松艾灸疗法】

  操作:使用艾灸仪或艾绒作用于以上穴位上,艾灸时间: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艾灸刺激穴位,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达到瘦身功效。

四、艾灸的操作方式是怎么样的

  1、艾条灸

  艾条灸法就是将艾绒卷制而成的圆柱,直径为1.5厘米、长20厘米,有的也加一些药物,称为药艾条。灸治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并与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用者感觉温热为宜。

  2、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艾绒做成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皮肤上,从上端点燃。如果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炷燃尽后才换炷再灸,皮肤局部就会烫伤起疱以产生无菌性化脓,称为化脓灸,又叫瘢痕灸。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说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足三里处的瘢痕灸。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穴位间衬隔某些药物,如生姜片、蒜片、附子饼、食盐等,不但能防止烫伤皮肤,还能发挥这些衬隔药物的作用,增强灸疗效果。如隔姜灸可治疗虚寒性腹痛、腹泻,隔蒜灸可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等。

  3、温针灸

  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将一团艾绒缠绕于针柄或将一小截艾条套置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绒或艾条,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体内,从而同时起到针和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