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有哪些疾病症状
2017-04-2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彭念双
一、原发性青光眼有哪些疾病症状
1、症状发病隐匿,除少数人在眼压升高时出现雾视、眼胀外,多数病人可无 原发性青光眼任何自觉症状,常常直到晚期,视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发觉。
2、眼压早期表现为不稳定性,有时可在正常范围。测量24h眼压较易发现眼压高峰和较大的波动值。总的眼压水平多较正常值略为偏高。随病情进展,眼压逐渐增高。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
3、眼前段前房深浅正常或深前房,虹膜平坦,房角开放。除在双眼视神经损害程度不一致的病人可发现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外,眼前段多无明显异常。
4、视盘改变主要表现为:
①视盘凹陷进行性扩大和加深;
②视盘上下房局限性盘沿便窄,垂直径C/D值(杯盘比,即杯直径与视盘直径比值)增大,或形成切迹;
③双眼凹陷不对称,C/D差值>0.2;
④视盘上或盘周浅表线状出血;
⑤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乏。
5、视功改变
(1)视野缺损:为青光眼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典型的早期视野缺损,表现为孤立的旁中心暗点和鼻侧阶梯。旁中心暗点多见于5°-25°范围内,生理盲点的上、下方。随病情进展,旁中心暗点逐渐扩
大和加深,多个暗点相互融合并向鼻侧扩展,绕过注视中心形成弓形暗点,同时周边视野亦向心性缩小,并与旁中心区缺损汇合,形成象限型或偏盲型缺损。发展到晚期,仅残存管状视野和颞视岛。采用计算机激动视野计作光阈值定量检查,可发现较早期青光眼视野改变,如弥漫性或预局限性光阈值增高,阈值波动增大等等。根据临床观察,多数青光眼病人视盘形态学改变出现在视野缺损之前,这种形态改变和功能改变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现有视野检查尚不够敏感。近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探讨更为敏感的视野检测方法,如蓝黄色视野检查、图形分辨视野检查、倍频视野检查,以期发现更为早期的视野缺损。
(2)黄斑功能改变:过去认为青光眼对中心视力的影响不大,因为部分晚期、甚至仅存光状视野的青光眼病人,中心事视力仍可保留在1.0左右。然而近年发展,除视野改变外,青光眼也损害黄斑功能,表现为获得性色觉障碍、视觉对比敏感下降,以及某些点生理指标,如图形视网膜电图、视诱发点位等的异常,但这些指标的异常,不如视野变成那样具特异性。POAG一般为双眼性,但通常因双眼发病时间不一,表现为双眼眼压、视盘、视野改变以及瞳孔对光反射的不对称性。
二、原发性青光眼有哪些药物治疗的方法呢
药物治疗
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而且多数病人需长期点药,如不坚持治疗,也可导致失明。因此,病人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要悲观失望,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仔细摸索眼压波动的 原发性青光眼规律和幅度,制定合理的点药方案,定期检查眼压。 一般常用的药物有:
(1)缩瞳剂的应用。常用1%~2%匹罗卡品眼药水,每日3~4次。点药的时间,最好能够根据眼压波动的特点,在高峰到来前半小时点药。经过一段定时用药,眼压如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就按此方案执行或将点药次数再作适当调整。
(2)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如单用缩瞳剂眼压下降不理想,或点缩瞳剂后引起睫状肌痉挛者,可选用0.25%~0.5%噻吗心安、贝特舒或贝特根眼药水,每日2次点眼,此药可抑制房水生成,而不改变房水排出度。在开角型青光眼,此药已取代了匹罗卡品而成为首选药物。
(3)联合用药。对开角型青光眼,单使用缩瞳药不能控制眼压时,可将匹罗卡品和肾上腺素或新福林联合应用,可减少其缩瞳作用而增强其促进房水排出及降低眼压的作用。
(4)减少房水生成的药物。此类药物为碳酸酐酶抑制剂,可抑制房水分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常用的有醋氮酰胺250毫克,每日3次,或二氯苯磺胺50毫克,每日2~3次口服。
(5)高渗脱水剂的应用。可迅速增加血液渗透压,浓缩玻璃体,使眼压降低。常用于青光眼的急救,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恶性青光眼等。一般用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或用50%甘油80毫升~100毫升口服。
(6)冬眠药物的应用。对重症青光眼发作(如恶性青光眼),一般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时,可选用度冷丁50毫克,非那根50毫克,冬眠灵25毫克,混合后肌内注射。
三、原发性青光眼的分类有哪些呢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急骤,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的典型症状。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 原发性青光眼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仅轻度不适,甚至无任何症状,可有视力下降,眼球充血轻,常在傍晚发病,经睡眠后缓解。如未及时诊治,以后发作间歇缩短,每次发作时间延长,向急性发作或慢性转化。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自觉症状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发作时患者到亮处或睡眠后可缓解,一切症状消失。此型青光眼有反复小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症状持续时间短,多次发作后,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如治疗不当,病情会逐渐进展,晚期视力下降,视野严重缺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发病隐蔽,进展较为缓慢,非常难察觉,故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轻度眼胀、视力疲劳和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有些晚期病例可有视物模糊和虹视。因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强调对可疑病例作相关检查。
先天性青光眼一般在幼儿或少儿时出现临床表现。如在3岁以前发病,可出现羞明、溢泪、眼睑痉挛和大角膜;3岁以后发病,则可表现为少儿进行性近视。
四、原发性青光眼的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病情分析:
你好,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而且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因此,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指导意见:
手术后之护理:手术后便可下床走动、如厕。躺卧时避免睡向手术侧,并防止压到手术眼。饮食照常。若感到手术眼有疼痛不适,可以向护士要止痛剂服用。如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可服用止吐剂,并请医师检查眼压。手术眼会有少量血性渗出液。以眼垫覆盖,可保持眼睛之清洁舒适。外加胶制眼罩可防止碰撞到手术眼。眼垫于手术后一至2天可除去。眼罩则继续使用2周左右。手术后次日,开始按医师指示使用眼药或相关口服药,控制眼压的眼药要继续使用。所使用的眼药,需要了解它们的药性,并学会正确的点眼药技术。手术后2周内禁止俯身洗头(而要改为仰头洗发),避免揉擦眼睛。淋浴、洗头时要防污水溅入眼内。伤口缝线不须拆除,可让它自行溶解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