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艾滋病窗口期后怎么办 造成艾滋病窗口期的原因

2017-06-1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之玉

一、艾滋病窗口期如何治疗好

  一、支持疗法

  主要是为了改善艾滋病毒对患者的一些进行性的消耗,让患者减缓体重下降的情况。

  二、免疫调节剂治疗

  1、白细胞介素2IL-2

  提高机体对HIV感染细胞的MHC限制的细胞毒性作用亦提高非MHC限制的自然杀伤细胞NK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的活性。

  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增加循环中性粒细胞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3、灵杆菌素

  激活脑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调整机体内部环境与功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刺激机体产生体液抗体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吞噬功能加强激活机体防御系统抗御病原微生物及病毒的侵袭。

  三、抗病毒制剂

  抑制HIV与宿主细胞结合及穿入的药物,可溶性rsCD4能与HIV结合占据CD4结合部位使HIVgp120不能与CD4T淋巴细胞上的CD4结合不能穿入感染CD4T淋巴细胞。

二、艾滋病窗口期的中医疗法是什么

  一、脏腑虚损证候

  肾精不足宜补肾填精,方用河车大造丸加减;脾肾阳虚应补益脾肾,温阳祛寒,方用右归饮合理中汤;膊肾气虚则应补脾益肾,方用补中益气九合金匮肾气九。肺气虚当益气固表,方用黄诧鳖甲散;脾气虚可益气健脾,方用参苓白术散;肝肾阳虚治以补益肝肾、养阴清热,方用六味地黄汤,肝阳上亢应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方用知柏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

  二、体虚热病症候

  气虚外感治以益气解表,方用参苏饮合玉屏风散;阴虚外感治以滋阴解表,方用加减萎汤;邪陷入血当清热凉血、益气养阴,方用清营汤合犀角水牛角代地黄汤。

  三、癌瘤证候

  痰湿凝聚治以化痰利湿、软坚散结,方用小金丹台海藻玉壶汤;痰瘀凝结、治以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方用和营散坚丸。

三、艾滋病窗口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窗口期这个时间,是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导致的反应。患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呈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表现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表现常较轻微,简单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呈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表现的潜伏期。

  (1)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肌肤损害

  肌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肌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呈现。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肌肤损害为首发表现的。

  (2)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全身表现

  全身表现包括:发热、咽痛、盗汗、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患者的非常显着的早期临床表现。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呈现的低热,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5~22公斤)、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且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缘由。

  (3)急性感染期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在神经系统的损伤中约9%的患者可能呈现急性HIV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上述表现继续2~3周后多可自行恢复。临床表现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缘由。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常与各种机会感染导致的表现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

  (4)急性感染期的淋巴结肿大

  当高危人群患者呈现不能用其他缘由解释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其发生率为55%~100%。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常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肌肤无改动。

四、艾滋病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

  1.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2.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