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白塞氏病 白塞氏病的症状表现
2017-05-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沈盼烟
一、白塞氏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皮肤刺激试验 前臂屈面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48h出现直径大于2mm红色硬结或小脓疱、小丘疹者为阳性,提示中性白细胞趋化性增强,阳性率约40%。
2.C-反应蛋白(CRP)测定 CRP在眼部炎症发作前后均有升高,特别是在发作前不久最明显;CRP增高同时有中性粒细胞数值增多者,1周内眼病发作的阳性率达86.1%,因此认为测定CRP对预测眼部炎症发作有一定价值。
3.红细胞沉降速度及白细胞分类 本病发病时,血沉明显加快。中性粒细胞比值亦显著增高。
4.病理学检查 所有受害器官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炎。大多为渗出性,少数为增生性,或两者兼而有之。急性渗出性病变表现为管腔充血、血栓形成,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纤维蛋白样变性,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红细胞外溢。中性粒细胞核常破碎成核尘。有明显的水肿、纤维素渗出、脓肿形成。增生性病理所见也无例外
5.有条件或必要时,还可做血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免疫遗传学方面(6号染色体短臂)检查。
二、白塞氏病患者的症状有哪些呢
所有Behcet病患者中,有眼病变者约70%~85%。以眼病变为主要表现者,称眼型Behcet病。眼病变中虽复发性前房积脓性虹膜睫状体炎为经典表现,但以脉络膜视网膜血管炎为主症者也并不少见,有时因眼球前段炎症而被忽略。
眼病变一般发生于其他器官炎症之后1、2年,也有首先出现者。因眼病就诊的患者,除畏光、流泪、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外,尚有睫状充血、灰白色KP;较稀薄的前房积脓,可随体位转变而缓慢改变其液平面,亦可在无睫状充血等情况下突然出现,并能自发消失;虹膜后粘连、晶状体瞳孔领被色素或渗出物遮盖等体征。少数病例还可见到虹膜角膜角的圆形黑色沉着物。如果眼底能窥见,则有玻璃体混浊,尤其下方灰白色疏松的团块状混浊;脉络膜视网膜渗出、出血、视网膜血管充盈迂曲,甚至表现主干或分支静脉阻塞等;视盘充血水肿,边缘出血等也时有发现。FFA可见广泛的脉络膜视网膜及视盘周围荧光渗漏,也可因毛细血管阻塞而出现无灌注区,因FFA能诱发静脉炎症反应,非不得已时尽量避免此项检查。
三、白塞氏病治疗方法主要是什么
一、局部治疗
白塞病的发病位置是复杂多样的,最常见的是口腔、生殖器方面的溃疡。针对这种病灶小、病位浅的特点,可以用外敷药物治疗,也可用药浴坐浴,这是白塞病的常见治疗方法,且效果比较显著。但应该注意避免溃疡部位感染,做好清洁工作。
二、坚持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相结合
这种疗法能提高白塞病的治疗的疗效。白塞病均是以局部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有效及尽快缓解患者的自觉白塞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等,这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三、心理治疗
由于白塞病是一种很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而造成病患者的心理产生很强烈的恐惧与压力而表现出烦躁、焦虑、悲观情绪。如果不加以心理治疗,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后果是很难设想的,而且这种心理状态还会加重病情。
四、中医治疗
打通经络去热排毒,通过中医药物理治疗能够快速抑制和杀死巨细胞病毒和口腔疾病病毒,控制消除体内的致病因子和有害毒素。具有润肠通便、去火排毒、消炎止痛、抑制和杀死病菌、排毒、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及白细胞通透性等功效,能让药物充分有效的直接到达病灶,标本兼治,不易复发。
四、白塞氏病都有哪些原因
1、毒火熏蒸,扰乱心神,又见神情恍惚,坐卧不安。 肝肾阴虚 若汗、吐、下太过,或下痢日久,伤津耗液;或为情志所伤,肝郁化火伤阴;或热病后养息不当,阴液难复;或房劳过度,肾有所亏,以致肝肾阴亏,阴精不足则津液亏损,难以上润下濡。虚火内灼,上冲肝窍,下出肾窍,而致本病。
2、湿毒内蕴 由于感受湿热毒气,或恣食膏粱、炙膊、不洁之物,致使湿浊内蕴,日久化热,或热病、毒痢、斑疹等温热病后,余毒未尽,与湿浊相合,湿热邪毒壅蒸不得透泄,循经络上蚀口眼,下注外阴而致溃疡。
3、脾肾阳虚 脾土本虚,或长期服用苦寒药,以致中阳受损,健运失司,水湿内聚,禀赋素虚,或劳役伤肾,致肾阳虚损,气化失利,水流横溢,水湿为聚,积久蕴为湿毒,阴湿内盛,流注经络、体窍,发为痈疡,本病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