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拔气罐拔出水泡 拔罐的注意事项

2017-05-06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郝紫青

一、拔罐后出水泡怎么回事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二、怎么拔罐不宜出水泡

  中医专家提示,注意如下拔火罐事项可有效防止起水泡:

  1、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2、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5、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6、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7、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三、拔罐常见的几种方法

  1、留罐法

  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2、 闪罐法

  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

  走罐法指的是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后,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往返推动。一直到所拔部位的皮肤变得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再将罐起下。这个方法适合治疗那些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

  4、刺络拔罐法

  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

四、拔罐有哪些要注意事项

  1、科学把控

  有些人认为拔罐能够令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健康,所以总是一有时间就拔罐,这是不正确的行为。这样会导致皮肤质量变糟糕,而且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严重者还会出现皮肤重度淤青。

  2、因人而异

  如果患者具有心脏病、严重贫血、白血病和其他学也行疾病,或者是皮肤容易过敏的,甚至一些孕妇都是不能够进行拔罐的。

  3、部位选择

  像心脏附近、肚脐部分、皮肤比较细嫩的部位、乳头等等都是最好不要进行拔罐,如果一定要进行,那么最好在淤青消失之后再次进行。

  4、预防发炎

  立即洗澡拔罐的坏处就立刻凸显出来了。其实,拔罐就是令我们的皮肤受到伤害,变得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对外界的抵抗力下降。如果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发炎的情况。如果想要洗澡,最好等到拔罐之后两三个消失再进行。

  5、拔罐时停留时间

  一般情况下,拔罐的持续时间应该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如果是使用的大罐,那么要适当的缩短时间,因为大罐的吸拔力比较强,如果在皮肤上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起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