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戒酒的偏方介绍 吃什么食物有助戒酒,

2017-05-11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苏谷云

一、戒酒的偏方有哪些

  1、减量法戒酒

  例如1斤酒量的,每周递减2两,逐渐直至不喝。减量的多少看个人身体的耐受力,也可以灵活掌握。为什么在逐渐减量呢?因为如果突然强制戒酒,很多酒精依赖者会出现情绪烦燥、行为失常等戒断反应,严重的还会出现幻觉,甚至危及生命。逐渐减量法对个人戒酒者来说是比较可行的。

  2、中药瓜蒂戒酒

  瓜蒂的主要作用是催吐退黄疸。具体使用方法将瓜蒂5g浸泡在500ml白酒中,7到15天后饮用。如果酒量没有明显减小的瓜蒂剂量可以增加到7g.据统计饮用者每天饮酒量均能逐渐减少,97.3%的饮用者可以达到每天饮酒量100ml以下,6个月以上完全戒掉的达20.7%.

  3、活黄鳝戒酒

  活黄鳝一条,放一瓶白酒内浸二天后,此酒1次1-2两,一日三次,将酒服完后永远不想再喝一滴酒。

  另外,还可以将活鳗鱼一条泡入250毫升白酒中,一天后取出鳗鱼分数次把酒喝光即可戒酒。

  4、饮食戒酒

  饮食对于戒酒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吃一些燕麦粥,患者可以在早晨喝点燕麦粥,这样对戒酒很有好处,而且,能够帮助降低中午喝酒的欲望,专家指出:粥类还能够保护胃黏膜。需要注意的是,B族维生素不会贮藏于体内,多余的会完全排出体外。

二、戒酒的5个好处

  1、改善心情

  相信很多人都看见喝醉酒的人,在酒桌上喜欢胡说八道,有时候还会情绪激动,所以戒酒能够有效的改善我们的心情,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也很有好处。

  2、改善肝功能

  喝酒其实是很伤害我们的肝脏的,如果喝酒喝的太多的话,有的人会容易就是导致中毒的。戒酒之后我们的肝脏会明显变好,而且不会得一些肝脏疾病之类的。

  3、对于肌肤有好处

  喝酒会让我们的肌肤变得血脉扩张,所以说戒酒了之后我们的血脉就会恢复正常的,而且我们的肌肤会变的越来越有关泽的,所以说提醒广大的喝酒爱好者还是戒酒吧。

  4、改善大脑

  根据有关科学验证,长时间的过度饮酒会严重的影响头部脑细胞的数量。所以喝醉酒对于大脑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5、忍受力降低

  我们大家都知道,不管是白酒还是红酒都是含有酒精的,那么这个酒精会导致我们的耐受性大大降低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学会戒酒。

三、吃什么有助戒酒

  1、梨

  生梨有解酒护肝的功效,吃几个梨或将梨去皮切片,浸入凉开水中10分钟,吃梨饮水。

  2、白萝卜

  生白萝卜,洗净榨汁,稍加热服下,每次一茶杯,10分钟一次。

  3、大白菜

  大白菜心切丝,加少量白糖和白醋拌匀后腌渍三五分钟服下。

  4、陈醋

  酿造醋,非醋精勾兑的白醋)25~50毫升,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下。

  5、黄鳝

  取白酒一斤浸泡活黄鳝三条,四天后早晚各服用一两,连服五天即不想喝酒。

  6、鳗鱼

  活鳗鱼一条泡入250毫升白酒中,一天后取出鳗鱼,分数次把酒喝光即可戒酒。

  7、燕麦

  早上喝一些燕麦粥,因为人们身体肝脏当中的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中午很低,在这个时候喝酒非常的容易醉,早上喝酒燕麦粥可以帮助人们减少中午喝酒的欲望。

  另外粥类的食物可以保护胃黏膜,需要注意的是B族维生素不会贮藏于体内,多余的会完全排出体外,因此,戒酒的人必须每天补充B族维生素。

  8、老人每日戒酒秘方

  每天吃少量高蛋白的食物,在每一餐的中间,补充强化牛奶,或加上蛋、酵母、卵磷脂、钙及镁;午餐吃绿色蔬菜沙拉,晚餐在此基础上浇一匙植物油;每餐饭后吃两三颗综合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B片、500毫克以上的维生素C;每天早餐之后吃维生素A、D、E胶囊。

四、为什么戒酒之后会复饮

  1、在患者接受戒酒的治疗过程中,医生的服务不够到位。有很多的不正规医院根本就不管患者的具体病情,一个劲的吹嘘自己怎样的好,什么酒瘾都能治,他们只管卖药赚钱,不管患者后期会如何;只管患者用药期间的情况,不管用药以后能不能康复。

  2、有的患者家属图省钱,误认为患者的戒酒治疗在初见疗效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于是不再用药进行巩固治疗,或者是不听专家的指导,擅自停止治疗而造成酒瘾反弹。

  3、戒酒不彻底、用药不到位。很多患者家属在患者戒酒初期有一点效果后,就以为戒酒成功了,不再服用药物。可一旦停药,时间不长,患者就又去喝酒,造成患者反复戒酒,最后不能彻底戒酒。

  4、强行封闭戒酒,有的戒酒的意志力比较弱,对家人关系冷漠的患者在精神上容易受到极大的压抑,反抗、反制心里更加强烈,一旦解禁,心情稍有不顺,即找到发泄的理由,一喝而不可收拾。

  5、医生没有足够的戒酒相关知识和经验指导,无法指导家属进行改变,或者没有耐心和善心指导家属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