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会有什么症状

2017-05-22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范芷蕾

一、治疗肌肉萎缩有哪些好方法

  中医治疗:中医以辩证治疗为原则,认为应辨清虚损脏腑,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佐以疏风散寒化湿、清热、理气化瘀通络。扶正以健脾益肾为要,贵在辩证精当,疗程要长,缓缓图功,以时间来换取疗效。

  西医治疗:物理疗法,如增加肌力锻炼、步行训练、温浴、推拿、按摩等。

  康复疗法: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方式。锻炼的方法很多,但为了达到尽快增加肌肉的目的,须遵循一条共同的原则:锻炼时,在不增加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间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量,使肌肉迅速感觉疲劳,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

  运动治疗。这是缓解关节过早畸形的一种方法,但要注意避免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过度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反而不利于治疗。

  饮食疗法。患者合理调配饮食结构才更有利于康复。增进饮食营养可以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有利于肌力、肌肉的增长,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这就是肌肉萎缩的治疗方法之一。

二、肌肉萎缩给人们造成哪些危害呢

  1、周围神经的中毒性损害,包括饕物、有机物、无机物、细菌毒素,这是肌肉萎缩的危害之一。

  2、周围神经损伤,如脊神经的撕裂伤、挫伤,压迫臂丛的产伤,神经的缩窄性压迫神经电击伤,放射损伤及烧伤等。

  3、周围神经炎,包括感染性、感染后和变态反应性病变及胶元结缔组织病和洁节病性周围神经病等。

  4、肌肉萎缩的危害还有原发性或遗传有关的周围神经疾病,如进行性腓肌萎缩症,遗传性肥大性间质性神经病,肌萎缩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多发性神经病,家族性遗传性腓肌萎缩型共济失调综合症,家族性复发性压迫性周围神经麻痹,家族性复发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性间质性脊炎神经病。

  5、 其他,代谢性疾病中的周围神经病,恶性疾病中的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肿瘤。

三、分享几个预防肌肉萎缩的常见小妙招

  1、点捻四白穴:

  通过对穴位的按摩可以做好预防面部肌肉萎缩的措施,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2、掌揉颊车穴、地仓穴:

  不同预防面部肌肉萎缩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远离疾病危害,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 5厘米),往返50次。

  3、注意适量运动:

  患者应参加适量运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可运动过量,如果患者运动过量会加重病情,人们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恢复肌肉健。而且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或者是卧床不起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按摩,以防止褥疮的产生。

  4、良好的心态:

  患者应有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应注意鼓励患者,且患者本身也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减少患者的心里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劳累,树立治疗的信心。

  5、饮食合理:

  做好面部肌肉萎缩如何预防措施很关键,中医认为肌肉萎缩与脾气亏虚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患者应注意调节饮食,不能过饥或过饱,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度,注意营养调配恰当,不偏食。忌食刺激性食物以及烟酒等。

  6、预防感染:

  患者还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起居有常,做好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患者应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注意劳逸给合。

四、肌肉萎缩症状有呢

  1、大腿肌肉萎缩

  股骨头坏死病人出现大腿肌肉萎缩是普通现象,肌肉萎缩的轻重各有不同,大部分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大腿肌肉萎缩都能恢复,但少数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大腿肌肉萎缩终身不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距离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100%都有不同程度的患肢大腿肌肉萎缩现象,对股骨头坏死病人的走路影响非常大,直接限制患肢大腿的力量恢复,同时也限制患者的走路长短。

  2、小腿肌肉萎缩

  小腿肌肉萎缩是指小腿部位的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相对而言开始缩小,肌纤维组织开始变细甚至消失。

  3、手肌肉萎缩是肌肉萎缩的一种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

  (1)轻度萎缩

  肌纤维轻度下降,肌肉组织外观无明显凹陷,触摸肌肉组织松弛,肌无力,能做抗阻力运动。

  (2)中度肌萎缩

  肌纤维部分萎缩、缺失,肌肉组织外观凹陷,触摸纵向缩小,横向减少,肌无力明显,不能做抗阻力运动。

  (3)重度肌萎缩

  重度就萎缩是指肌纤维开始大面积缩小,导致相关部位的骨骼外露。因为肌肉内的肌纤维严重坚减少,因此会导致全身无力,甚至会丧失基本的运动能力。

  甚至会丧失基本的运动能力

  (4)完全萎缩

  肌纤维组织完全萎缩,与其肌肉相关联的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5、肩胛带肌肉萎缩

  是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的症状和临床表现。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

  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

  6、肌原性面部肌肉萎缩

  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可能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

  另一方面当下运动神经元任何部位损害后,其末梢部位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而致肌萎缩。

  7、骨间肌和鱼际肌萎缩

  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