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检测费用是什么 艾滋病的饮食有哪些
2017-06-01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唐雨寒
一、艾滋病的患者如何饮食
l.补虚正气粥:
炙黄芪3O-60g,人参3-5g(或党参15-3Og),白糖少许,粳米100-150g。先将黄芪、人参(或党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沸,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将一、二煎药液合并,分二份,于每日早、晚同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入白糖少许,稍煮即可。人参也可制成参粉,调入黄芪粥中煎煮服食。
功效: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适用于艾滋病各期见有气虚证者。
2.粳米阿胶粥:
阿胶20g(捣碎,文火炒至呈黄色,研为细末),粳米100g,红糖适量。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成米九成熟。加入阿胶粉、红糖,边煮边搅匀,将粥稠胶化即可。
功效:养血止血。适用于艾滋病阴血不足或兼出血者。
3.虫草甲鱼:
虫草5只(10-15g)、甲鱼1只(500g左右),盐、味精少许。将甲鱼剖腹去头及内脏,洗净待用,把虫草纳入甲鱼腹中,置于汤锅内,加水500ml,加盐及味精,隔水置入锅中,用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炖至酥烂,药食同吃。
功效:滋阴凉血,补肺益肾。适用于艾滋病阴血不足、肺肾两虚者。
4.芪枣苁蓉狗肉汤:
狗肉100g、黄芪15g、大枣30g、肉苁蓉15g,姜、葱、味精、茴香适量。将肉苁蓉浸入黄酒中24小时,去皮切片,黄芪切片,枣去核,肉苁蓉、黄芪均装入纱布袋中。将狗肉在沸水中焯一下漂净,加药、枣肉、姜、盐、茴香、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后移至小火煮至酥烂,弃药,加葱、味精调味即可,吃肉喝汤。
功效:补肾壮阳,益气补血。适用于艾滋病气血虚衰、肾阳不足者。
二、为孕妇免费艾滋病抗体检测是什么
卫生部在近日下发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中提出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具体目标,争取各项服务覆盖率均达到90%,孕产妇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85%。
各项具体目标分别是:为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覆盖率达到90%;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孕期、分娩期和产后的预防措施服务,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
及其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服用率达到90%;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达到90%;12个月及18个月婴儿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要达到90%。
同时方案还要求,所有承担孕产期保健及提供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服务。服务包括为孕产妇及婚前保健人群提供免费咨询;为孕产妇提供免费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为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追踪和检测服务。对孕期未知感染状况的产妇,在产时提供快速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以满足预防措施的需要。所有预防及干预措施要坚持自愿原则,提供服务的机构有责任为服务对象保密。
三、怎样确诊染上艾滋病
1.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2.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四、艾滋病会是什么症状
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皮肤和粘膜损害:
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