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缺氧呼吸困难头晕想吐如何补救 缺氧会有什么危害

2017-06-19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马灵竹

一、缺氧呼吸困难头晕想吐的补救 方法有哪些呢

  近代医学认为,“有氧”概念可帮助人体朝向自然健康,要预防身体缺氧不是没有办法的。补氧分内外供氧方式,外供氧当然包括直接吸氧,此外,还包括各种适当的运动例如散步、慢跑、瑜伽、体操、气功,可依个人体力、时间来进行。

  内供氧则是从生理上提高机体器官对氧吸收利用率。营养师吕莉菱说,食物在“补氧”方面具有相当作用。许多新鲜的蔬菜水果都可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尤其愈鲜艳的蔬果、所含抗氧化物质愈多,例如花椰菜、甘蓝菜、水蜜桃、蜜瓜、柿子、紫葡萄、柚子、胡萝卜、番茄、黄椒、青椒、柠檬和柑橘,以及莓类水果例如蓝莓草莓等蔬果,由于具有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抗氧化营养物质,可以保护我们的机体免受氧化损伤,预防缺氧。

  此外,富含维他命e的坚果类食物,例如杏仁、核桃等,也具有相当的抗氧化功能,为医学界所肯定。

  要预防缺氧,除了从食物和运动着手之外,也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获得休息。设若在冷气室中,每隔一段时间应走动一下,以免缺氧影响工作效率,必要的话,改善吸氧环境。

二、缺氧对人的危害有哪些呢

  脑缺氧:脑的耗氧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3%左右,大脑缺氧数秒钟,就会出现躁动不安,严重缺氧则引起中枢抑制共济失调,错迷,脑水肿,而无氧4分钟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死亡。

  心脏缺氧:心脏耗氧占人体耗氧量的18%左右,轻度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大,血压上升或下降,严重缺氧其血压、心率均下降,可导致心肌坏死,心力衰竭,心律缭乱,休克,甚至心脏骤停。

  视网膜缺氧:引起眼花,视力下降。

  血液中缺氧:人就会觉得心慌,心脏搏动增强,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血栓病,心肌梗塞,心绞痛等,同时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

  肾脏缺氧:可引起肾功能失调,出现少尿,无尿,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

  肺缺氧:轻度缺氧时呼吸运动增强,呼吸加快加深,严重缺氧时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困难,呼吸节律失常,紫绀,喉头水肿,肺水肿,及造成动脉收缩,肺血管阻力升高和动脉高压。

  肝脏缺氧:引起肝功能损害,肝水肿等。

三、身体缺氧的症状有哪些呢

  专家表示,人几天不吃不喝还可以生存,但无氧几分钟就可能昏迷,十几分钟就可能休克甚至死亡。急性缺氧症状明显,但慢性缺氧症状轻、缓慢发展、呈多样性,往往被人们忽略,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神经系统:精神差、打哈欠、整天感觉疲倦、无力、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能力下降、失眠、痴呆。

  心血管系统:经常头晕、心慌、胸闷、憋气、血压不正常、面色灰暗、眼睑或肢体水肿。

  胃肠、内分泌系统:食欲变差、经常便秘、胃胀痛、烦躁、易感冒。

  肌肉骨骼系统:容易抽筋、腰腿酸痛或关节痛。

  皮肤黏膜:容易口腔溃烂、咽喉发炎、牙龈出血、头皮屑多、皮肤苍白、伤口不易愈合。

  预防缺氧,平时要多开窗通风,要多吃“补氧”食物,如葵花籽油、杏仁、奇异果、红薯等,此外还要多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都有助于身体吸纳氧气。

四、5个不花钱的缺氧氧生法

  1、常做深呼吸:美国研究者发现,人在正常呼吸的情况下,每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量只有400~500毫升,如果做深呼吸,男性可达3500毫升,女性可达2500毫升,人体可以获得更多的能源和氧气。

  2、每工作两小时休息10分钟:长时间精神紧张地处于高压工作状态,大脑耗氧量会随之增加。如果身体本就亚健康,很容易出现供氧不足,造成头晕、思维混乱、工作效率下降。建议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每工作两小时就得休息10分钟,伸伸胳膊,抬抬腿,或站在窗边看看远方。

  3、多做有氧运动:美国研究发现,运动能使人吸收比平常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氧。当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通过体内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长期、规律地坚持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效果更好。不过,南京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顾宁提醒,要避免运动过量,否则容易胸闷、气喘等,导致大脑和心脏的缺血、缺氧。

  4、常吃补铁食物:“铁能增强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陕西西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贺晓生表示,平时可适当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鸡蛋、菠菜、黑木耳等。

  5、平时可适当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绿植摆放到位。在阳光照射下,绿植发生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到了晚上,它们会进行吸收作用,和人们争抢着吸收氧气。因此,阳台、大厅等阳光充足处适合摆放绿植,但卧室最好不放大量绿植,即使放,临睡前也最好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