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持续低烧应该检查什么_ 持续低烧不退有哪些原因

2017-06-18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潘之玉

一、持续低烧应该做什么检查

  (1)血常规:是最简便、普通的化验检查,其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降低提示病毒性感染及结核病等。

  (2)尿常规:尿常规的异常或尿培养阳性提示泌尿系感染。

  (3)血沉:临床意义为①对疾病动态观察,如结核病和风湿病患儿,若血沉增快,表示病变活动。②疗效评价,疾病治疗后,血沉由快变慢,表示病情好转③区别疾病性质,一般而言,功能性失衡血沉加快不明显,而器质性疾病加快明

  显。

  (4)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O”是抗链球菌溶血素的简称。当链球菌溶血素进入人体后,就产生一种叫抗链球菌溶血素的抗体。抗“O”测定就是测定体内这种抗体的滴度,从而判断是否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滴度大于500U,提示机体最近有过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

  (5)肝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肝脏病变所致的低热。

二、持续低烧不退的原因

  如果身体长期出现低烧的情况,并且也没有好转的情况,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因为低烧的出现,有可能是器质性低烧导致的,就是疾病影响,比如贫血、甲亢、病菌感染等等。

  1.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

  2.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3.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三、低烧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大家都知道测量体温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腋下体温的测量,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0到37度,一种口腔测体温,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到0.4度,再一种是肛门测体温,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到 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

  很多人认为低烧是体内温度低于正常体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而长期低烧是指发烧在两周以上且中间没有间断过。造成低烧的原因有哪些呢?

  低烧有季节性低烧、生理性低烧、环境性低烧、器质性低烧且一般不会超过38℃。

  生理性低烧,是指女性月经来潮前或者妊娠期会出现低烧。

  季节性低烧,季节性低烧多发生于夏季,称夏季微热;常伴有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 且随着秋季的来临会慢慢恢复。

  环境性低烧,是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会有十分之一的人出现低烧。

  器质性低烧,是指身体疾病引起的,如肝炎、肿瘤、甲亢、风湿、慢性病感染等。

  此外,低烧在临床上20—30岁的青年比较多见,如果持续低烧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最好做个全身检查。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温度没超过38℃以上,不建议吃退烧药,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滥用退烧药引发再生性障碍贫血。

  低烧怎么办,煲姜水泡脚 ,边加水边泡,一直到出汗为止,估计要30分钟以上才能出汗。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低烧,可以自己在家多好喝点水,最好是刚烧开的水,边喝边吹,直到能喝为止,喝到身体微微出汗,低烧就好了一半,还可以吃点感冒清热颗粒这类的中成药,如果吃了烧没有退,可以间隔三到四个小时再吃一次。

四、持续低烧的治疗方法

  低烧又分为器质性低烧和功能性低烧。甲亢、肝炎、肿瘤、结核等病都会引起器质性低烧。功能性低烧则不是疾病所引起的,比如精神紧张、天气炎热、高温的工作环境、女性月经等都可能引起功能性低烧,功能性低烧不需要吃药,只要导致发烧的因素改变了,体温会自然恢复。

  所以如果持续低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到医院查明原因,如果是器质性低烧,一定要尽早查出原因,对症治疗,否则延误了病情会非常难治疗。如果是功能性低烧,建议朋友们不要急着吃药,因为这种情况下乱吃退烧药,不但没好处,还会导致白血球降低。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功能性低烧,首先要多喝水,再根据自己具体导致功能性低烧的原因,有的放矢。改变恶劣的工作环境、放松心情调整好心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适量的运动,最好在室外运动,这样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由于发烧,一般人都会表现为没食欲,不经意的就会减少食量,这样使得营养摄入的就更少了,所以,越是在发烧,尤其是持续低烧的时候,更要注意营养的摄入,饮食结构要更加的合理,多吃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也尽量不要吃太油腻的和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