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肝以后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捐肝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多少
2017-07-07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赵笑寒
一、*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多少
1、与切肝有关的并发症:(1)胆漏、最常见,尤其是在捐献右肝叶时;(2)胆管狭窄;(3)淤胆:与供肝脂肪变、供体残余肝脏过小等有关。香港范上达等报道其供体捐献右肝叶后的发生率为9.1%(2/22),1例20%脂变且rlv为34%,另1例15%脂变且rlv为27%。
2、与开腹手术相关并发症:(1)腹内出血;(2)切口感染、切口疝等;(3)肠粘连、肠梗阻。
3、较少见的并发症:(1)臂丛神经损伤,因外科暴露而压迫第1肋和锁骨之间的臂丛神经所致;(2)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虽有患者幸运地经尿激酶、肝素或华法林等治疗后获救,但成功的机会并不多。另有报道1例捐献右肝后出现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随后伴严重的肺栓塞,其后并发现vw因子活性异常增高。因此,术前应严格系统地筛选供体的凝血功能,否则术后有可能造成供体严重的血栓性病变,甚至危及供者生命。
二、*后供体死亡率
目前全世界的ldlt例数已超过6 000例,报道供体死亡为12~13例,总体死亡率为0.2%~0.22%左右。renz等报道*献肝作小儿ldlt时的死亡率为0.13%(2/1 539);而作成人ldlt时为0.2%(1/500),可能与成人ldlt大多需切取右肝叶作供肝有关。但上述的死亡率可能被低估,有学者认为实际捐献右肝叶的死亡风险大约在1%左右,还可能更高。此外,现在已知有3例捐献右肝叶的供体因残余肝不够而自身作肝移植,美国2例,欧洲1例,其中1例死亡。
在这些死亡病例中,有麻醉意外、手术大出血、肺栓塞等,但也有一些是很难预测的。如德国汉堡大学报道1例供者死于肌萎缩侧索硬化,死亡率为0.61%(1/165)。wiederkehr报道巴西首例供体因捐献右半肝术后第7天出现致命的大脑出血,但肝功能只有轻度异常。美国纽约miller移植研究所报道1例捐献右肝术后第3天因梭菌属细菌感染、毒素所致的休克、致命的暴发性胃气性坏疽而死亡。而日本首例供体死亡为一母亲捐献右肝叶给女儿,术前检查有轻度脂肪变,rlv为28%,术后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后虽然作多米诺肝移植抢救,但终因肝衰竭死亡,病理提示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因此他们建议:(1)将活检筛查nash列入供体评估标准;(2)建立更加安全的术前肝脏体积的评估标准;(3)将一些不可预见的罕见并发症的风险在正式同意书中加以明示。
三、*肝移植的适应症
一般来说,凡是可以做传统肝移植的疾病都可以做*肝移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一、非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肝实质性疾病,如酒精性肝硬化、药物及化学毒物等所致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先天性肝纤维化,囊性纤维性肝病,巨大肝囊肿,布-加综合征,严重难复性外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二、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各类肝炎及肝硬化致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症。包括:乙肝病毒(HBV)及丙肝病毒(HCV)所致的急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血吸虫病,肝包虫病等,其中HBV感染相关的急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是目前我国最多见的肝移植适应证,几乎占到所有病例的80%~90%。
三、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糖原累积症,高氨血症,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酪氨酸血症等。此类疾病,患者由于某种物质代谢异常,可导致患儿早年夭折或发育异常,是小儿肝移植中较多见的适应证。
四、胆汁淤积性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硬化性胆管炎(PSC),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卡洛里氏病,肝内胆管闭锁(Byler氏病)等,这类疾病,患者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类患者黄疸可能很高,但肝脏合成功能可长时间保持正常。其中PBC、PSC移植后有复发的风险。
四、*肝移植对*者有什么要求
(1)*者必须充分了解*肝移植的基本情况并自愿捐献部分肝脏。为此医生在手术前必须反复向其说明下列情况:首先是*肝移植的现状,其次是病人目前的病情以及接受*肝移植的意义及风险,最后是*者在*过程中以及手术后可能出的危险及对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2)供体必须是健康成年人(18~60岁),并达到下列要求:第一全身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和传染病。第二全身主要脏器功能良好,肝脏及其主要血管、胆管形态结构都正常。第三肝脏储备功能良好,以前没有得过肝病,也没有长期酗酒。第四血型要一致,或者符合输血的原则,也就是说O型肝可以捐给其他任何一种血型的病人。第五没有精神障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