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子宫肌瘤 怎样预防子宫肌瘤
2017-07-24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赵含玉
一、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办法
1、针灸之法
针灸分为针法和灸法,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 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治疗主要是作用就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也有显著的疗效,但此法须经专业针灸师辩证治疗,所以得 不到普遍推广。
2、气滞主证
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舌苔薄白而润,脉沉而弦。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症。
3、血瘀主证
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伴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边有瘀点,脉象沉涩。治法:活血破瘀,消症散结。
4、痰湿主证
下腹部包块,时有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较多。偏寒则带下色白质粘腻,形体畏寒,胸脘满闷,小便多,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脉细濡而沉滑。偏 热则带下色黄质粘腻,有臭味,甚则如脓,胸闷烦躁,发热口渴,尿少色黄,舌苔黄而腻,舌质红,脉弦大或滑数。治法:理气、化痰、消症。
二、治疗子宫肌瘤有什么方法
1、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
(1)严密观察:子宫肌瘤无症状,体积小(小于三个月妊娠子宫),年近绝经期,处于浆膜下或肌层内,诊断明确,可严密观察,不予处理,等待绝经后肌瘤自然萎缩。
(2)激素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年近绝经期,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但因其他原因不适手术治疗者,经内膜病检除外恶性变后,可考虑应用雄激素治疗子宫肌瘤,以对抗雌激素的作用,临床常用雄激素有两种:①甲基睾丸素,每日口服l~2次,每次5~10mg。②丙酸睾丸素,每周肌注2~3次,每次25mg。但不论口服或肌注,每月剂量不宜超过250mg,以免引起男性化。
2、手术治疗子宫肌瘤
如子宫肌瘤较大充塞盆腔,子宫达妊娠3个月大小,或症状明显以致继发贫血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的方式有:
(1)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适于50岁以下的宫体部肌瘤,且宫颈完好者。
(2)经腹全子宫切除术:适于子宫肌瘤较大件宫颈部肌瘤,或宫体肌瘤伴宫颈病变严重者。
(3)肌瘤剜除术:年龄在35岁以下,未生育过,输卵管通畅,肿瘤无恶变,应尽量做肌瘤剜除术,保留生育能力,粘膜下肌瘤,可经阴道切除子宫肌瘤。
三、子宫肌瘤发病原因都是什么
第一类:抑郁女性多发子宫肌瘤
中年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易产生抑郁情绪。而伴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女性开始出现“雌激素控制期”。在这个时期中,女性自身的抑郁情绪,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强,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二类:未育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
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数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约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权威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能够增加10年的免疫力,而这10年的免疫力,主要针对的是妇科肿瘤。
第三类:性生活失调影响子宫健康
传统中医学讲,子宫肌瘤归属于“癥瘕”(肚子里结块的病)范畴。而“癥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气血失调有关。中医讲解“癥瘕”:妇人为性情中人,夫妻不和,势必伤及七情,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气血失调,气滞血淤,淤积日久,则可为“癥瘕”。可见,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四、生活中如何预防子宫肌瘤
1、经期及产后护理。尤其是妇女在经期及产后要特别注意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尽量减轻来自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竞争压力,切忌忧思烦怒,学会自我调整,注意保暖,加强预防子宫肌瘤的方法学习。
2、房事卫生。子宫肌瘤患者应注意节制房事,以防损伤肾气,加重病情。更应注意房事卫生、保持外阴清洁,以防止外邪内侵,入里化热,凝滞气血,加重病情。
3、避免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次数多会导致子宫肌瘤,因此夫妻双方应积极采取避孕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次数。
4、避免过于肥胖。子宫肌瘤的形成与长期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而动物实验表明,高脂肪食物促进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故肥胖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因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饮食定时定量,坚持低脂肪饮食等对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定期去医院复查。如果发现子宫肌瘤,一般应3到6个月复查一次,如肌瘤增大较明显,出血严重,则应该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