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止咳的偏方有哪些啊 咳嗽吃什么药好

2017-07-20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岑思天

一、止咳有哪些偏方啊

  1、萝卜葱白汤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锅里放三碗水,将下入切好的萝卜,煮熟后,将葱白、姜下锅,煮成一碗汤,带渣一次服。

  功效:适用于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锅中加三碗水,加入红糖,鲜姜,红枣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

  功效: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芫荽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功效:适用于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功效:适用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二、止咳的穴位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三、哪些茶会止咳

  一、罗汉果茶

  原料:罗汉果1只、柿饼3~5只。

  做法

  1.取出1只罗汉果,以及柿饼3~5只,一并放到搪瓷杯内。

  2.加入适量的水,煎水当茶来喝。

  用法:可以作为1天的量,每天煮来当茶水随意温热饮用,连用5到7天即可。

  功效:这款茶有清肺,润肺,止咳的功效。适合百日咳患者饮用。

  二、玄参麦冬润肺茶

  原料:玄参、麦冬、桔梗各6克,乌梅、生甘草各3克

  做法

  1.将以上材料全部放置在保温瓶中。

  2.用开水将其泡开,然后盖上盖子闷15分钟左右,平常的时候要经常喝可以达到止咳润桑的效果。每日1剂。

  功效:玄参、麦冬养阴润肺,桔梗、甘草化痰止咳,乌梅能敛肺生津。

  这款茶有养阴敛肺,清咽止咳的作用。主治久咳不止,肺阴亏损。无痰、口干、舌红以及风寒咳嗽忌用。

  三、润肺金菊茶

  原料:金银花、菊花各15克,桑叶20克,薄荷、甘草各3克。

  做法

  1.将以上的所有材料放入锅中。

  2.再冲入开水,略焖15分钟左右即可倒出饮用。

  功效:菊花具有养肝、明目、散风、清热的作用,用来泡茶,既可清心退火,也可品尝到独特的饮品风味。

  这款茶饮有镇定安神,治疗感冒、咳嗽的作用,并有助于消除胃部胀气,消化不良、咽喉肿痛等,同时还有祛风散热、消除头痛、明目养肝之功效。

四、咳嗽吃什么中药

  (1)橘梗

  具有抗炎作用,配伍其它药物治疗咽喉肿痛,伤风咳嗽,及其它呼吸道炎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甘草

  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甘草流浸膏灌胃给药,对氨水和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均有镇咳作用,并均有祛痰作用。

  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儿童常用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组方中就使用了这一药物。

  (3)川贝

  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和急性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结核所致之咳嗽,特别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经控制后。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

  (4)百部

  生物碱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能降低动物呼吸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镇咳作用。

  (5)紫苑

  内含紫菀皂甙、紫菀酮及挥发油等。药理试验证明,紫菀煎剂有镇咳祛痰作用。

  紫菀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葶苈子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辛、苦,功能下气行水,适用于肺壅喘息,痰饮咳嗽,水肿胀满等症。

  (7)杏仁

  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