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有嗳气会是什么引起的呀 不同类型的嗳气的治疗方法是这种

2017-10-31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李凌香

一、有嗳气是如何引起的

  1.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胆汁反流性胃炎,食量过大,胃不能按时排空,胃内食物积存过久,引起嗳气。

  2.精神压力

  情绪低落,也会影响到交感神经,使其过度紧张,抑制了胃的蠕动及排空机能,存储的食物存留胃内过久,继而出现发酵气体。

  3.不良饮食、生活习惯

  如果我们进食过多的萝卜或者是土豆和红薯等食物,亦或者是长期卧床,缺少运动的话,则是会引起嗳气的。

  4.胃出口梗阻

  嗳气是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并发症,还伴有上腹部胀满不适、厌食、恶心、呕吐。

  5.食管裂孔疝

  嗳气常发生于进食后,且常伴有胃灼热、酸性液反流以及腹胀。患者常抱怨胸骨下或心前区钝痛,也可放射到肩部。其他症状包括吞咽困难、恶心、体重减轻、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和口臭。

  6.消化性溃疡

  为常见的疾病,常导致嗳气。基本症状是胃灼热和胃烧灼痛。进食后、服用抗酸或减少分泌物的药物后可减轻。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黑粪、腹胀、饱食感和上腹部压痛。

二、不同类型的嗳气的治疗方法是哪些

  1.寒性

  脾胃属土,位居中州,主受纳水谷并运化精微。若脾胃阳虚,寒气客于胃,则纳化失职,其气厥逆从下而上,出于口而为嗳气。呕吐泄泻,脘腹疼痛,畏寒不渴,宿食不化,嗳气频频,喜唾涎沫,舌淡苔白,脉象沉迟。治则,温胃散寒。方用理阴煎。若胃虚气滞,用十味保和汤;如胃寒、饮食不易消化,用养中煎、理中丸。

  2.热性

  过饮则脾湿,过食辛热油腻之物则生痰,痰火客于胃府,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致使脾胃之阴阳升降失调,而为嗳气。面赤而热,胸隔膨闷,口干唇燥,渴不欲饮,咳吐热痰,时嗳热臭,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治则,清气化痰。如胃有痰火,星夏栀子汤。如属肺气不降者,用苏子降气汤。

  3.虚性

  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因致痰浊内阻,胃气上逆,所以嗳气不除。面黄肌瘦,心下痞硬,饮食不化,时时嗳气,大便秘结。舌苔浊腻,脉象弦虚。治则,补中降逆。如胃虚,用旋复代赭汤;若胃虚挟痰,用和胃二陈煎。

  4.实性

  伤于饮食,损及脾胃,宿食不化,食积壅滞,阻塞气机,胃气上逆,逐为嗳气。胸脘痞满,腹胀而痛,宿食不下,嗳气吞酸,呕吐泄泻,不欲饮食,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治则,和胃消食。若胃有宿食,保和丸、曲术丸。

三、嗳气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呀

  1、俗称打嗝,事指进食后胃脘部胀满,出现短促而响亮的声音,是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所以,患了嗳气,最好先做个精确检查,看看是何种原因导致的。

  2、嗳气,多是身体异常的表现,嗳气有虚实之分,食滞、肝郁引起的,多为实症;脾胃虚弱所出现的嗳气,多为虚症。实症嗳气声音响亮,虚症的嗳气声音低弱。

  3、嗳气,还可伴随一系列症状,如伴有嗳气、返酸、上腹部不适、腹泻;伴全腹疼痛、进行性加重、腹肌紧张、拒按、呕吐;伴明显腹部包块、纳差、消瘦;伴口苦、食欲不振、心悸、软弱无力、抽搐。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警惕疾病加重。

  4、如嗳气频繁,嗳声响亮,常在情志不舒时发作,兼胸闷不舒,胁肋隐痛,嗳气后胸闷会减轻,此为肝气犯胃的嗳气。

四、调理嗳气的方法是哪些

  拍打三焦经。它的位置在胳膊外侧中间线的部位。

  你可以沿着肩膀经过胳膊肘,一直拍到手腕处,左右两支胳膊都要拍,反复拍打。

  拍打膻中穴。膻中穴在躯干中心线与两胸连线的十字交点处。

  拍打膻中穴可以促使胸腔积聚的气体排出体外,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的功能。

  拍打的次数根据自身的随能力以10~20次为宜,而且要轻拍,能够刺激到穴位即可。

  按摩穴位。可以重点按摩三个穴位,分别是翳风穴、内关穴和足三里。

  翳风穴在耳垂根后面的凹陷处,按上去会有酸、麻的感觉。

  内关穴在小臂内侧中线上,距离手腕线正下方四个手指的位置,按上去也是酥麻感。

  足三里在膝眼正下方四个手指,再向外侧移动一个手指的宽度,这个位置上有个坑,这个坑就是足三里。

  每个穴位按摩3分钟。

  服用柔肝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12。

  经常吃一些滋阴的食品,如百合、麦冬、莲藕、梨等。

  健脾胃,养气。可以用山药、薏米、小米、莲子熬粥,加入鸡肉丝、牛肉丝等,这是脾胃最欢迎的进补方式。